本报记者 孟丽
近日,“爱心驿站”公益版图再添新成员——位于铜山区玫瑰大道的方方烧烤正式加入,成为全市500多家“爱心驿站”的又一温暖注脚。
“爱心驿站”公益活动由徐州市文明办、共青团徐州市委、徐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徐州市红十字会、徐州市慈善总会共同指导,徐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徐州六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徐州市青年商会、恩华大药房支持。自3月31日启动以来,已在商超、社区、交通枢纽等区域织就密集网络。从云龙湖畔的便利店到高铁东站的书店,从早餐摊点到连锁商超,这些悬挂着统一标识的站点,为环卫工人、骑手、交警等户外工作者提供饮水歇脚、应急充电、饭菜加热等基础服务,也向游客提供避暑纳凉、药品借用等贴心帮助。
“爱心驿站”绝非孤立的善举,而是城市文明的毛细血管。全市500多个站点的布局,遵循着便利可及的原则,在主干道形成密集覆盖,社区周边也能轻松找到。这种“嵌入式”公益模式,让外卖小哥送餐途中能随时进店喝口水,游客迷路时能就近咨询,环卫工人累了也有处歇脚之地。
贴心守护 从一杯水到一份情
7月31日下午4点,居民李大爷沿着玫瑰大道步行回家,烈日炙烤下,他额头渗满汗珠,脚步也渐渐沉重。瞥见方方烧烤门口醒目的“爱心驿站”标识,他试探着推门而入,店员小王立刻迎上来:“大爷,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随即又递上一杯凉白开。李大爷接过水杯一饮而尽后表示:“我家就在隔壁小区,刚外出办完事,又热又渴,你们这驿站真是解了急!”
店里吧台旁有个“暖心角”,便民箱里放着藿香正气水、碘伏、退热贴等常用药品,箱外贴着“免费取用”的手写便签。这家开业仅两个月的烧烤店,位于宝龙官邸小区北门商铺,上下两层近200平方米的空间里,烟火气与公益味相映成趣:明档厨房内,羊肉串在炭火上翻滚,油脂滴落溅起火星,3肥7瘦的配比透着地道徐州风味;隔壁的“骑手充电角”上,安卓、苹果接口的充电线整齐排列,随时为外卖员、快递小哥的手机“续航”。
老板乔文富打包烧烤时,总不忘给外地游客多塞一份惊喜——一张手绘的徐州旅游地图,地图上云龙湖灯光秀、户部山地锅鸡等打卡点被红笔圈出,还标注着最佳游览时间。“没想到老板这么细心!昨天在宾馆时,前台就推荐这家烧烤,说味道正宗,今天来品尝,果然名不虚传。”河南游客王女士拿着地图,连夸“徐州人太热情”。
如今,店里每天都在上演这样的暖心画面:快递小哥趁着取餐间隙,在充电角给手机充电;带娃的宝妈在空调区准备给婴儿冲奶粉,店员会及时递上温水;外地游客问路,乔文富总会擦净手上的油渍,站在门口比划着路线……这些细节,让“爱心驿站”的牌子不仅挂在墙上,更走进了大家心里。
温暖接力 从一家店到一条街
“每天凌晨4点就得去菜市场采购,羊腿肉必须当天现切,多放一天都不新鲜。”乔文富掀开后厨冰柜,鲜红的肉串还带着冰碴,“你看这肉的纹理,3肥7瘦烤出来才够香。”这份对食材的较真,让方方烧烤开业首月就吸引了众多粉丝,不少外地游客特意循着攻略找来。
比烧烤的美味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店里无处不在的“暖细节”:进门时递上的温热湿毛巾,外地游客点餐时附赠的“徐州美食避雷指南”,甚至打包盒上都印着“雨天路滑,小心台阶”的提醒。这份对“温度”的执着,也体现在日常经营之外,开业第三天,乔文富看见收废品的张大爷在店外躲雨,便主动把后厨的纸箱攒成捆,并帮张大爷搬到三轮车上,“老人家腿脚不利索,能搭把手就搭把手。”乔文富这样表示。
在报纸上看到“爱心驿站”招募信息后,乔文富没多想就拨通了报名电话:“能给大家提供方便,这是好事。”如今,他的善举正悄悄影响着周边,已有3家相邻商户主动打听加入事宜,一家水果店老板说:“看到方方烧烤的爱心举动,我们也想跟着尽份力。”
在徐州,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鼓楼区的包子铺为晨练老人留着热粥,泉山区的花店给环卫工送防暑香囊,云龙湖景区的茶馆成了游客咨询站……这些遍布街头的“爱心驿站”,早已从单一的便民点,变成了城市文明的传播者。正如乔文富在朋友圈写的:“羊肉串要一串一串烤才香,公益也要一家一家做才暖。”
夜幕降临,方方烧烤店内人声鼎沸、香气诱人。店门外,“爱心驿站”的标识在夜色中被灯光照亮,像嵌入城市肌理的标识,传递着善意。而这条飘着烧烤香的玫瑰大道,也因这份接力传递的温暖,有了更动人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