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

02

“第二现场”成为撬动消费的“主场” 徐州日报 | 2025-08-05 

邓璇

一只足球能带动多少营收?数据显示,“苏超”前六轮比赛,仅是旅游、出行、餐饮、住宿、体育这五个方面,就带动近380亿元营收,同比增长42.7%。

这数字听着很震撼,但其实秘诀就藏在街头巷尾的热闹里。徐州淮海国际博览中心巨幕前,烧烤摊前总排着长队;贾汪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广场上,足球主题文创产品深受小朋友们的欢迎;睢宁县太平洋商场里,和球赛直播同步开展的宠物用品市集吸引了不少“毛孩子”的家长……

这些“第二现场”重构了观赛体验,也重塑了城市夜经济。通过在核心商圈搭建公共观赛空间,配套市集、演出、互动活动,赛事热度被精准导入消费场景。人们不再只是观众,更是参与者与消费者。这种沉浸式体验,既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也为城市夜间经济注入持久活力。

徐州的“第二现场”还与伏羊节相结合,以美食为媒,激活传统饮食文化的消费潜力。当滚烫的羊肉汤遇上激烈的绿茵对决,地方特色被赋予新的表达方式,市民在舌尖上重温乡愁,游客在体验中感知城市温度,从而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在徐州彭城七里历史文脉,“第二现场”被赋予更深层的文化使命。通过将赛事观赛空间嵌入户部山、回龙窝等历史文化街区,形成历史场景与现代生活的有机融合。这种“古韵今用”的创新,不仅唤醒城市的文化DNA,更通过“赛事+文化”的双向赋能,让市民在观赛中感知历史,最终实现文化软实力向城市竞争力的转化。

文旅体商融合的关键,在于场景创新与文化赋能。“第二现场”的成功,本质上是将体育IP落地为可感知、可参与、可消费的城市事件。当足球遇上地方美食、非遗文创与城市地标,文化有了载体,消费有了温度。这种“接地气”的融合模式,不仅提升了城市吸引力,也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为各地提振消费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让“第二现场”的活力持续奔涌,体育便不只是看台上的风景,而能成为推动城市前行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