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

02

阎树棠:披肝沥胆树高风 徐州日报 | 2025-08-05 

阎树棠,1912年出生在丰县华山镇朱新庄一个较为富裕的农民家庭。先后就读于尹小楼初小、三河尖高小、大程庄高小和沛县中学师范班。1930年冬,在沛师学习期间,经学生党员赵淘(赵万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初,他回家乡开展党的地下活动,担任朱新庄党支部负责人。他发动群众成立“鞭杆会”“镰把会”,与地主展开增资斗争。同年11月,丰县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曾有人劝他到国民党政府办理“自首”手续,遭其严厉斥责。他说:“紧急危亡关头,正是党考验人的时候,共产党人要为革命奋斗到底,怎能自首变节!”他努力做好党员的转移和隐蔽工作,丰沛边境的朱新庄、呔庄、柳园子、康庄等六个村的党支部和党小组得以保护下来。

1936年,阎树棠在沛县七区杨楼小学任教,一边教学,一边开展党的地下活动,先后发展张佩娴、刘厚章、赵奇、胡玉岭及沛县刘园子的刘新学,朱瓦屋的朱本正、朱本军等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附近村庄建立一个党支部和四个党小组。

1937年12月,丰县国民党政府成立七区区公所。为加强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抗日,中共丰县县委特派阎树棠任该区公所政治助理员兼军事助理员,推动七区抗日武装不断发展壮大。1938年初,阎树棠在丰、铜交界的辛集发动群众成立农救会,共产党员胡守义任会长。3月,中共丰县县委在杨楼、华山一带建立七区区委,阎树棠任区委书记。

1939年7月,中共铜北办事处成立,直属湖西区党委后方办事处领导,郭影秋任主任(未到职),阎树棠任副主任。阎树棠在办事处成立后,发出布告,推行政令,征收税款,印发铜北流通券(纸币),组织几架缝纫机给部队赶制棉衣。

中共铜北办事处的成立及其活动,引起丰、沛、铜三县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对,他们开始策划破坏中共铜北办事处的阴谋,铜山国民党顽固派耿继勋(绰号耿聋子)首先打响湖西地区反共的第一枪。

1939年11月3日,中共铜北办事处机关转移到铜四区北部的千里井(今属丰县范楼镇)。耿继勋侦知消息后,联络丰县、沛县顽军向千里井集结,铜山县顽军耿继勋部从南向北、沛县顽军张开岳部从北向南、丰县顽军黄体润部从西向东,对千里井形成包围之势。

中共铜北办事处独立营远在微山湖边活动,得悉情况,立即派邵子雅率二连约80余人,于21日晚火速赶到千里井村。这天深夜,天降大雨,耿继勋纠集铜山顽军近600人,在丰、沛顽军的配合下,佯称湖西抗日义勇队二总队七大队,趁雨夜突然袭击我办事处驻地千里井。敌众我寡,在阎树棠的指挥下,驻千里井的干部战士打退敌人多次进攻。终因寡不敌众,战斗至次日下午,子弹殆尽,阵地失守,100余人被俘。

阎树棠被俘后,被押至金陵(今属丰县范楼镇)敌人指挥所,敌人将阎树棠绑至大堤南的黄坝,施以酷刑。阎树棠受尽磨难,壮烈牺牲,年仅27岁。其他被俘人员大部分也惨遭杀害。

(作者供职于徐州市史志办公室)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