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玉倩 实习生 冉海龙
政务服务平台,党员跑出服务“加速度”;乡村振兴热土,干部扑下身子“抓三夏”;基层接访窗口,干群架起“连心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在一体推进学查改上下功夫,既解当下难题,也谋长远之策,以动真碰硬的整改力度、用心用情的服务温度、破解难题的扎实进度,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检验学习教育的实绩成效。
“破旧立新”
转作风强担当
针对全面深入查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市各地各部门坚持开门教育,把“负面清单”中的问题摆清楚、列明白,破解机制上的障碍、打通流程上的堵点、补齐管理上的漏洞,推动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延伸。
“本以为很麻烦,没想到在医院窗口就可以进行工伤结算。”劳动者张先生对市人社局创新开展的“工伤一件事”改革赞不绝口。工伤住院期间,他本以为出院后要在单位、医院和人社部门辗转多次才能报销相关费用,但是改革后工伤职工首次治疗费用在协议医疗机构就可实现联网结算,周期也从原来的平均20天缩短至3天以内,实现了“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路”的目标。
针对社会救助领域复杂个案难以精准覆盖的痛点,市民政局创新出台《关于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一事一议”制度的通知》,通过建立“镇街个案灵活处置、县区快速响应共性问题、市级强化政策引导”的协同格局,有效凝聚救助合力,确保困难群众“应救尽救、精准进退”。
“托管可真是解决了我们家长的大难题。”市总工会结合部分用人单位及新就业群体职工的暑期托管需求,充分发挥各级工会组织的主体作用,利用已有的职工之家、职工书屋、文化阵地、社区等场所举办爱心托管班,为双职工家庭、单亲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群体解决年幼子女暑期无人看护问题。目前,全市已举办托管班130个。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全面梳理群众集中反映的问题诉求,创新实施婚前公积金贷款不记入婚后家庭贷款次数,办理此类贷款194笔共计1.52亿元,有力促进了群众住房消费;助力“青春留徐 筑梦彭城”,向40岁以下青年发放贷款2666笔共计15.77亿元,支持青年购房32.36万平方米,拉动住房消费30.44亿元。
“靶向施策”
解难题惠民生
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期盼的事情做起,作风建设的实效最终要体现在为群众办成了多少好事实事。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各地区各部门聚焦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以查破题、以改增效,全力解民忧惠民生,不断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结合开展“三听三问”活动,研究确定“五航护盾”保安员突击队建设、多措并举保障群众身份证换领、“安保服务+护航文旅”等3个民生实事项目,让群众的满意度和安全感均有明显提升。
“泰山路换新颜,市民出行笑开颜”。载着群众的期盼,市城建重点工程泰山路综合整治工程提前近百天通车,实现道路颜值品质双提升。
结合学习教育,市交控集团深入开展“三亮三比树先锋”活动,仅“陆改水”这项新的物流模式,便为徐工集团35台挖掘机出口印尼节约10%的物流成本,为更多“徐州制造”走向世界开辟高效新通道。
“今天把鱼全部放完,明天正式营业,钓友们就可以来垂钓了。”丰县华山镇渠楼村鱼塘承包人崔璀将一万多斤活鱼投入水中后,眼里满是对好日子的期待。学习教育期间,渠楼村将集体经济增收列入党总支“问题清单”,以“盘活村内闲置坑塘”为突破口,盘算村集体“增收账”。“借塘生财”让鱼塘“游”出致富路,更让党组织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心骨”。
沛县将群众反映强烈的“停车难”问题,作为检验作风转变成效、践行为民服务宗旨的关键切口,明确政府定价国有性质停车场15个,收费价格平均下降30%;新增临时停车场5个,可停放车辆2500辆;开放居民小区地下停车场16个,通过租售并举等措施,消化闲置停车泊位10293个,城区停车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群众出行便捷度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铜山区水务局统筹推进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改造二级灌溉泵站10座、水闸15座,整治骨干渠(沟)32条共计36.47公里,改善灌溉面积5.5万亩,年新增节水能力55万方,为有效保障粮食持续丰产丰收奠定坚实水利基础。
贾汪区机关事务保障中心牵头成立爱润泉城餐饮服务有限公司,为辖区学校提供专属配餐服务。秉持膳食“安全、营养、均衡”理念,公司严选食材、科学配比、精心烹制,严格控制配餐利润限额,通过全流程管控饭菜质量、价格、运营,为全区1.12万名学生提供安全满意的配餐保障。
“现在我们换上了新电梯,安全、便捷又舒适,再也不用担心电梯故障了。”家住鼓楼区铜沛街道军缘新城小区的胡女士开心地说道。不久前,街道党工委会同相关部门广泛征求居民意见,确定“国债补贴+小区维修资金+业主自筹资金”的出资模式,使得首批50部电梯的更新工作陆续完工,后续120部电梯更新申请也正在审批中。
徐州经开区徐庄镇力促乡村文旅同生态农业、加工贸易、休闲服务的深度融合,已推动28项民生工程落地,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23%。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徐州经开区将整改整治与村集体经济壮大、便民服务提效相结合,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动力。
“学用转化”
提效能促发展
坚持学“深”、查“准”、改“实”,全市各地区各部门将“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锤炼党性、改进作风、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
“多亏多部门协同出力,帮我们争取了宝贵时间。”看着影城顺利开门营业,徐州经纶影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终于松了口气。原来,在前期施工中,企业遇到了特殊建设工程消防验收难题,关键时候,是徐州市委市级机关工委牵头打造的“作风会客厅”平台高效协调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赶赴现场联合办公,逐项协助企业完成全部消防验收核准事项,为影城顺利运营打通关键一环。今年3月以来,“作风会客厅”共组织企业和群众诉求会商会办会议12次,交办督办事项23个,解决问题20个,让企业和群众更舒心、更满意。
睢宁县聚焦“企业办事难、办证难”等实际问题,优化帮办代办服务机制、完善工作规范与流程,为群众免费提供企业开办、涉企政策咨询、企业诉求协调等服务,推动构建“主动服务、全程跟踪、兜底解难”帮办代办服务体系。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共提供各类帮办代办服务470余次,办理企业诉求58件,召开企业诉求协调会6场,企业满意率100%。
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发《企业全周期服务一本通》,汇聚各类资源服务产业发展,帮助企业解决市场监管方面难题30余个;创新推行线上“涉企检查通知书制度”和“入企检查登记制度”,市级层面统筹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实现“综合查一次”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
“从提交材料拿到营业执照,再到印章刻制、税务开户,全程在线办,只用了2小时。”申请成立公司的张先生对云龙区的政务服务连连称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云龙区深化“组团式”下沉服务机制,成立“楼宇服务联盟”,推出“一楼宇一清单”模式,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截至目前,累计开展联合走访20余次,举办银企对接会、人才招聘会等专项活动7场,惠及职工超2000人次,让企业、群众切实感受到新风正气。
泉山区商务局携手金融机构、电商平台,紧抓“五一”假期,链接“苏超”赛事,策划实施“泉新消费·惠购泉山”消费券发放活动,吸引超100家商户参与,直接带动汽车、家电、餐饮等重点领域消费超3200万元,“政府搭台、企业让利、百姓受惠”模式获广泛认可,用促消费、扩消费的真招实招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