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军
1941年,驻陇海铁路沿线的日伪军频繁对邳睢铜抗日游击根据地进行“扫荡”,企图扩大伪化区。其中,盘踞碾庄车站的日军尤为凶狠残暴,多次窜扰邳睢铜根据地,四处抢掠、杀人放火,搅得当地鸡犬不宁。广大群众殷切盼望根据地抗日武装早日将这股日军消灭。
碾庄车站驻有7名日军,负责车站警卫与票务监督。其中两名监督票务的日军住一起,其余5名日军集中居住。他们白天睡觉,夜晚巡逻执勤。车站里还有维持会,另有伪军100余人驻扎在距车站1里处的据点里。车站扳道工宋培元是地下党员,专门负责收集日伪军情报。
邳睢铜地委决定打掉碾庄车站的日军据点,将这一战斗任务交给邳睢铜独立第三大队。战前,为了准确掌握日军的活动规律、熟悉站内的地形,大队派作战参谋徐印堂三次化装进入车站侦察。最后一次侦察时,特意留下大队长田宝瑚的警卫员邢宗昌,让他假扮宋培元的儿子,作为内应。三大队从连排班干部中挑选12名有战斗经验的同志组成突击队,分成三个攻击小组,由徐印堂率领,一律持短枪,计划趁日军睡觉时发动突袭,速战速决,力争十几分钟解决战斗。
1941年2月20日凌晨,微光初现,一列火车开进碾庄车站,执勤的日军全部进入执勤岗位。突击队利用火车轰隆声作掩护,迅速进入碾庄圩外的路沟内,趴在湿漉漉的荒草间,隐蔽待机。列车驶离后,担任巡逻值勤的日军就匆匆跑回屋里,把武器放在枪架上,钻进被窝继续睡觉。
时机已到,宋培元和邢宗昌用手电筒发出信号。突击队迅速翻上路沟,冲进碾庄车站,按照预定计划,一个小组控制住维持会,并在站台上警戒接应;徐印堂带领一组直扑5名日军的屋子;二连连长孙占魁带领一组去消灭另一屋的两名日军。徐印堂带人踹开5名日军的宿舍门,冲进里间,几支手电筒同时射向炕头。日军从睡梦中惊醒时,徐印堂和夏同渠的驳壳枪同时开火,当场击毙两人,另外两人被击中腿脚,嗷嗷嚎叫,徐印堂又补上两枪,将其彻底消灭。另有一名日军正在上厕所,听到枪声,提起裤子就跑,与警戒的邢宗昌撞上,嗷叫着一把抱住邢宗昌欲夺枪,徐印堂闻声赶来,用驳壳枪猛击日军的天灵盖,日军当即毙命。孙占魁带领的4个人跟随宋培元,飞步扑向另两名日军的住处,破窗而入。敌人措手不及,当场被击毙。
搜索时,队员在另一房里发现一对日本青年男女,吓得瑟瑟发抖,随即被押送回根据地。经审讯,女的叫本田石川,男的叫山中青一,是一对新婚夫妇。本田石川的舅舅是驻徐州日军的师团长,山中青一的父亲是日军陇海铁路徐海段段长。后来在日军“扫荡”时,山中青一企图逃跑被击毙。本田石川则由三大队派人转送到四师师部,后来改名太田延,加入“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抗战胜利后返回日本。
碾庄车站战斗前后只用了十几分钟便胜利结束,突击队无一伤亡。奇袭胜利的消息传开,广大群众欢欣鼓舞,大大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的威信。
(作者系徐州史志办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