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莹
高考结束后,徐州各大医院眼科门诊迎来近视矫正手术的就诊高峰,咨询量和检查量呈现井喷式增长。其中,高中应届毕业生和高校学生成为手术“主力军”,占比高达80%—90%。升学体检、专业报考及改善形象的需求,促使他们选择在暑期集中接受手术。
咨询手术量激增三倍 低龄化趋势明显
近日,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屈光中心候诊区常常座无虚席。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徐州市县区、苏皖鲁豫省际交界区的近视患者外,还有很多湖南、东北、甘肃,甚至在国外学习工作的近视患者慕名而来。
“单日门诊量300人次,单日手术量80—100台,有时候甚至超过100台,较平常增长3—4倍。每天的检查手术都要排到晚上10点以后。”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主任、眼科诊疗中心副主任、市眼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眼防所党总支部副书记朱冉介绍。
来自山东枣庄的鲍同学满脸期待地告诉记者:“我爸爸曾经在徐州做过近视手术,这么多年过去了,视力一直保持得很好。所以我和家人都特别放心来徐州做手术,希望能摆脱眼镜的束缚。”
“6月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占到80%至90%,他们大多是因为报考专业的需求,许多专业对视力有严格要求。进入7月后,高校放暑假的大学生和高考学生成为激光手术的‘主力军’。”朱冉表示,目前的手术患者呈现出近视低龄化的趋势,“很多来做手术的高三学生,近视时间长达8至10年。”
手术有严格适应症 患者多为自主选择
朱冉强调,近视手术并非适合于所有人,有着严格的适应症要求。想要通过激光手术摘掉眼镜的患者,必须进行详尽完整的专业术前检查,以评估是否适合手术及选择何种手术方式。通常要求年龄在18岁至45岁之间,近视度数相对稳定,角膜厚度和形态达标。患有严重眼病或全身疾病者亦不适宜手术。
记者走访发现,徐州市场主流的近视手术方式包括全飞秒、半飞秒和ICL晶体植入术,价格区间在1.2万至3万元。在采访中,大部分学生表示,接受手术是他们自主做出的决定。他们会主动查阅资料,深入了解手术原理、风险和术后效果,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也更有自己的想法,更关注术后生活品质。
“选择手术是我们自己的决定,平时戴眼镜生活太不方便了。”一对18岁的双胞胎高考生(近视800度伴400度散光)在同一天接受了TICL植入手术。
年轻人自主决策的背后,则是健康意识的提升。“这正反映了当代年轻人更成熟的健康观。”朱冉分析,现在的孩子更注重获取专业信息,会综合考量手术利弊,而不是盲目跟风。
专家提醒:术后护眼需终身坚持
“手术不能根治近视,激光手术后并非一劳永逸,不需要科学用眼了。”朱冉提醒,手术仅能消除现有度数,无法逆转近视导致的眼球结构改变(如眼球拉长)。因此,相关的视网膜变薄、青光眼等风险依然存在。术后患者必须遵医嘱定期复查、按时用药,这些对恢复效果至关重要。同时,必须终身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每用眼40分钟应远眺5分钟,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防止视疲劳导致视力回退。
在复兴眼科医院,刚做完手术的郑同学戴着透明防护眼镜在休息。他表示手术过程轻松,只需保持眼睛不动即可。而徐州中学的毕业生小周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暂缓手术:“我了解到手术仅是矫正而非治愈,进入大学后学习任务繁重,用眼强度会很大,近视度数可能会继续增长,存在回退风险,于是决定先观察一段时间,等眼部情况稳定后再做也不迟。”
对于这种已成常态的季节性就诊高峰,眼科专家们郑重强调,近视矫正手术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视力,但无法逆转近视导致的眼球结构改变。未成年人由于眼部发育尚未成熟,不要急于进行手术;高度近视患者术后必须终身复查,切不可把手术当作解决所有视力问题的“万能钥匙”,而忽视了日常的眼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