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

07

以青春色彩描绘家乡 “以美育人·2025 江苏省青少年美术作品双年展徐州市选拔优秀作品展”启幕 徐州日报 | 2025-07-11 

本报记者 李立晨 实习生 胡子扬 吕竞文

7月8日,“以美育人·2025 江苏省青少年美术作品双年展徐州市选拔优秀作品展”在徐州美术馆拉开帷幕,120幅青少年美术作品以青春色彩描绘家乡。教育界、文化艺术界的专家学者、教师和怀揣梦想的孩子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美育的盛宴,感受文化传承与青春创意的激情碰撞。

青春笔触描绘家乡风貌

“九里山前翰墨涌,云龙湖畔艺舟扬。”开幕式上,徐州美术馆运营总监柳喜峰用这句开场白,生动勾勒出徐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本次展览聚焦美育的主旨。

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展览征集活动自启动以来,共收到400余幅青少年美术投稿作品,经专家评审,最终选出120幅获奖作品,此外,还有11幅作品入选省展。作品涵盖水墨、油画、版画等多种形式,既彰显童真童趣,又蕴含文化内涵。

展厅内,水彩画《梦幻徐州》定格了徐州多彩多姿的城市风貌,水墨画作品《户部山写生》让户部山的古建筑群焕发新的面貌,版画作品《我的家乡——徐州》则将云龙湖周边的生动场景跃然纸上。这些作品紧扣“绘家乡风貌,感身边美好”的主题,一笔一画都诉说着青少年对家乡的热爱。

徐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庄洪生观展时感慨:“此次展览作品题材丰富,涵盖两汉文化底蕴、现代城市生活风貌、自然风光及对自然美的感悟,体现多元主题。表现手法也极为多样,包含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了青少年丰富的创造力,水平超出预期。”

美育闭环助力艺术成长

开幕式现场举行了颁奖仪式。本次展览共评选出一等奖30 名、二等奖40 名、三等奖50 名,19位教师获优秀组织奖,获奖青少年代表与教师依次登台领奖。

江苏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张勤特别关注作品中的文化表达与美育路径。她认为:“通过研究、鉴赏、构思,学生们对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家乡建立起深厚情感,这正是‘培根铸魂’的过程。”张勤还表示,在人工智能时代,审美能力将成为人的核心竞争力,而美育正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途径。

徐州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岳凯表示:“这次展览让更多孩子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希望他们能够从认识美、懂得美到热爱美。同时,展览也为徐州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推动徐州美术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省级展览评选中,徐州地区报送的29幅作品中有11幅入选“以美育人·2025 江苏省青少年美术作品双年展”,这些作品将于7月中下旬在江苏省美术馆首展后,赴全省12个地市巡展。柳喜峰说:“这些作品将成为徐州青少年美育成果走向全省的重要名片,展现徐州美术教育的风采。”

艺术与自然结合打造多元体验

当艺术与自然相遇,一场奇妙的旅程在徐州美术馆上演。展览期间,徐州美术馆联合徐州虫能天自然博物馆 (全程支持单位)打造的徐州首家可触摸活体自然博物馆(特展)吸引了众多观众,百余种珍稀活体昆虫、爬行动物及标本,为艺术展览增添了自然气息。

徐州市洪善文化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翟洪鸽介绍,作为此次展览的全程支持单位,我们通过沉浸式观赏、互动、科普,让孩子们可以亲手触摸自然的肌理——就像他们在画纸上挥洒灵感一样,自然也在用最生动的姿态,给他们上一堂“流动的美育课”。

市民可通过美团、抖音App 搜索“徐州活体自然博物馆”购票,或前往现场购票。

让美育的种子生根发芽

徐州美术馆作为城市的艺术客厅,正以文化自觉深耕美育田野——“移动美术馆”将艺术送进社区校园,馆校共建让审美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公教美育活动架起艺术与大众的桥梁。

我们始终走在“以美育人,向美而行”的道路上,柳喜峰表示,在这场艺术与青春、传统与当代、人与自然的多重对话中,构建起从发掘到培养、从展示到传播的完整美育生态链,让更多人感受到美育的力量,在艺术的熏陶中提升素养。

这场展览由江苏省美术馆指导、徐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徐州美术馆、张立辰美术馆、徐州市教育学会美术专业委员会、徐州市青年美术家协会承办,徐州虫能天自然博物馆全程支持,徐州市美术家协会、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术支持。

展览期间,徐州美术馆还将推出一系列公共教育活动。展期将持续至8月8日。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