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倪帅
“小区时间久了,楼体安全、道路问题……都出现了。”
“这些问题,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今天,终于有机会坐下来,与相关部门面对面交流,探讨改造方案。”
…………
7月9日下午,“彭城议事”走进“彭城七里”第一期老旧小区改造专题议事协商活动在云龙区彭城街道莲花社区石磊小区嵌入式社区服务中心举行。本次活动由市委社会工作部主办,云龙区委社会工作部、彭城街道办事处、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协办。活动邀请了主城区社会工作部分管领导、社区书记、相关部门负责人、法律和高校领域专家以及居民代表等50余人参与。开门议事,问需于民,在这里,正掀起一场关乎居民幸福、关乎城市面貌的“头脑风暴”,这条承载着徐州千年记忆的“彭城七里”,正通过“7+X”多元共治协商模式焕发新的生机。
“我在这个小区住了40年了,楼体外墙脱落,楼道也有破损。”家住云龙区莲花小区的李大爷率先发言。
莲花小区位于“彭城七里”历史文脉中轴线上。“楼体修复是这次小区改造的重点之一,我们希望通过改造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莲花社区党委书记蒋静回应道。
法律专家李政提醒,在一定条件下,如果外墙脱落导致行人受伤,物业和业主可能都有责任,所以改造迫在眉睫。“我们已经在推进了,会安排专业队伍进行评估,对墙体外立面进行加固、防水和美化,处理到结构层,确保大家住得安心、舒心。”云龙区房产服务中心生产计划科副科长徐校杨说道。现场居民听后,纷纷举起了绿色笑脸牌表示支持。
“咱们这的道路,凹凸不平,开裂严重,一到下雨天就成了‘水沟沟’,出行不便。”云龙区户部山小区一位年轻妈妈抱怨道。徐校杨随即给出解决方案:“我们在做道路硬化的同时,也会更换路面下的管网,选用新的管材,确保路面平整、排水畅通,让大家告别‘水中漫步’的尴尬。”
“既然要修复路面,就得彻底重铺,不能直接‘覆盖加高’。到时候雨水倒灌进楼道就得不偿失了。”户部山小区居民张大爷补充道。徐校杨立即回应,大部分道路会挖掉重新铺设,如果确实出现路面无法降低的情况,也会采取节流的方式修建。
随着讨论逐渐深入,当谈到老旧小区停车困局、废弃花坛成负担等难题时。彭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吴杰东表示:“小区内闲置的空间将释放给停车位,并对绿化进行调整,还会拓宽小区内部分道路,最大限度优化停车布局。”
如何避免今天增车位,明天仍不够的情况出现?江苏师范大学副教授董明伟也给出了建议:“现在一些大城市会采用潮汐式的停车方法,缓解停车位缺口,同时运用智慧化手段监控停车时段,增强停车位利用率。”
对这个问题,设计单位负责人李宁娜补充道:“在设计上,会局部保留一些原有的乔木绿化,灌木选用好打理的品种,规划出一些地方建停车位。”
改造为了人民,更要依靠人民。在活动开始之初,市委社会工作部就针对老旧小区改造的问题通过调查问卷广泛征求意见。
收集上来的调查问卷显示,居民最关心的三大痛点问题分别是:房屋老旧(68%)、安全隐患(52%)、环境卫生(47%)。近40%居民支持“社区兜底+专业运营”的管理模式。这些数据背后,是居民们的真实需求和期望。“我们将根据这些数据,精准施策,确保改造工作真正惠及到我们的居民。”云龙区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说。
如何将数据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改造蓝图?未来的老旧小区将呈现怎样的新面貌?“‘彭城七里’是徐州的历史文脉,也是我们城市面貌的体现,我们要在保护中共建共治共享。今天的‘彭城议事’协商活动就是通过搭建多元共治的平台,推动居民群众参与到基层治理当中。”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胡珊说道,“未来,我们将继续推动‘彭城议事’协商活动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让居民的声音成为改造工作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