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一凡
盛夏时节,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稳就业、保民生的部署要求,在省人社厅和市政府指导下,7月4日晚,2025年“彭城清凉夜·就业嘉年华”徐州市大龙湖人才夜市招聘活动成功举办。活动汇聚全市人社力量,统筹优质就业资源,借助大龙湖旺盛人气,发挥“人才夜市”品牌效应,全力促进青年及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实现更高质量充分就业。
“白天太热,工作也忙,晚上出来逛逛,正好看看有没有新机会。”刚毕业工作不久的小王说。这场别出心裁的夜市招聘,巧妙避开了白天的酷暑与繁忙,将年轻人喜爱的夜间休闲场景与求职需求无缝对接。大龙湖畔化身“求职宝地”,企业招聘专员化身“夜市摊主”;求职者们则像“逛街”一样,穿梭于各展位间,驻足询问、投递简历。
“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招聘夜市,既新颖又接地气,感觉挺好。”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赵喻言告诉记者,这次来“夜市”找工作,她已投了两份简历,一份是与无人机专业相关的,另一份是教培行业。
“薪资待遇怎么样?”“实习期多久?”“员工福利如何?”江苏师范大学毕业生邱箐,希望回乡发展。她在江苏智先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摊位前,详细咨询了关心的问题。
“我们的薪资肯定有竞争力,福利优厚,每年有各类补贴,还提供免费培训,特别重视像你这样的年轻人的培养。”招聘专员张经理耐心解答了邱箐的疑问。
“把人才招聘会‘搬’到晚上,‘搬’到湖边,求职者明显增多了,不仅对我们企业招引人才有利,还进一步宣传了企业品牌。”英才控股集团教培事业部工作人员赵世东表示。
记者发现,在现场求职的人群里,不仅有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有返乡务工者和寻求职业转型的上班族。他们漫步于摊位间,在轻松的氛围中与招聘人员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岗位详情与企业情况。通过沟通,企业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人才诉求,求职者也更能直观感受岗位的实际情况。
从制造业的精密操作岗到商超行业的管理储备岗,再到电商行业的推广运营以及直播销售岗,覆盖制造业、服务业、电商行业等多个领域的200多家企业提供2000余个岗位,为不同层次、不同技能的求职者搭建起“面对面”对接平台。
除丰富的岗位资源外,招聘现场还设置了人社政策咨询、成果展示、后备厢休闲集市等。
自2022年起,我市已连续举办了4次“人才夜市”系列招聘活动,把夜市招聘活动作为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就业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作为提升青年和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质量的重要抓手,打造我市公共招聘服务领域的响亮品牌。
“‘人才夜市’活动,打破了传统招聘模式,为求职者和企业搭建轻松、便捷的双向奔赴平台。”云龙区公共就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中心主任曹永表示,下一步,将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和优化活动形式和内容,根据企业和求职者的需求,增加更多的行业和岗位,提高匹配度。同时,也会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整合资源,为求职者和企业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助力解决就业问题,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