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亚妮
“张婶,您这情况得住院。我开好电子住院单,您直接去镇中心卫生院找赵医生就行。”
在铜山区郑集镇祁场村卫生室,村医杜明远评估完糖尿病患者张敏的病情后,轻点鼠标,信息瞬间直达郑集镇中心卫生院系统。
“以前转诊得自己跑,找科室、找大夫很折腾。现在村卫生室就能开单,镇卫生院医生评估后就能住院,方便多了!”张敏说。
这得益于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的建设。2016年,为方便偏远农村居民的就诊问题,徐州启动了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
郑集镇中心卫生院是徐州市省级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之一。不到两年的时间,祁场村卫生室与郑集镇中心卫生院的诊疗系统实现无缝对接。
“镇村一体化管理以来,我们村卫生室和镇卫生院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这几年县域医共体建设加速推进,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让专家看病了。”杜明远说。
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的建设,不仅方便了村民就诊,也让村里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为村医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这一点,杜明远深有感触。“上世纪70年代,村里只有我父亲一名村医。”杜明远回忆,村卫生室只是3间简陋土屋,出诊也只有最简单的听诊器、血压计和体温表。
“现在医疗条件比以前好太多了,村民在村卫生室就能做心电图了。”新的村卫生室设有诊断室、输液室、药房等7个功能科室,配备了电脑、空调等基本设施,包括杜家祖孙三代在内共计5名专业医护人员常驻祁场村,共同为村民提供更加全面的医疗服务。
从简陋土屋到现代卫生室,从“赤脚医生”到专业团队,从单一诊疗到全方位健康管理——祁场村的药香里,飘散着三代人的坚守,更融入了新时代便捷医疗的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