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武佩剑
多样宣讲 传递“她”力量
6月25日上午9时,锣鼓声响彻王集镇鲤鱼山庄的小广场,孙皆凤、曹允等四名睢宁县“芳华之声”巾帼宣讲团成员手持锣鼓,唱词激昂:“改革开放国富饶,人民生活节节高……”台下观众凝神倾听,掌声随节奏此起彼伏。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睢宁县妇联组织县“芳华之声”巾帼宣讲团走进王集镇鲤鱼山庄与双沟镇纪湾社区,开展“巾帼徐州”群众性理论宣讲活动,以“文艺搭台、服务唱戏”的创新形式,将理论宣讲、红色故事、家庭教育指导及普法服务“打包”送到群众身边,打通凝聚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此次活动摒弃传统单向灌输模式,让理论在乡音乡韵中焕发生机。活动中,睢宁县“芳华之声”巾帼宣讲团带来了三句半表演和快板表演。
“通过三句半来唱党史故事,让我们听得懂、记得住!”王集镇宋南村居民孙皆凤说。
宣讲内容紧扣红色基因传承与当代实践,双沟镇妇联主席林虹以“红船精神”为引,讲述一代代女性在革命建设中的担当;江苏鲤鱼山实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张艳娜将《曲头马浅暴动》的壮烈往事娓娓道来;岚山镇邢圩村妇联主席何敏带来《让爱在家园生根发芽》家庭教育主题分享,引发在场群众情感共鸣。
“这次宣讲活动让我更加坚定了为民服务的决心,回去之后我会把大家的意见建议带给村‘两委’,多为妇女儿童做好事、办实事。”庆安镇三闸社区妇联主席吴明月说。
服务基层
汇聚“她”智慧
活动打破“台上讲、台下听”的传统框架,将服务融入宣讲的每个环节。现场普法环节中,江苏晋陵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吴霜霜结合民法典,针对妇女在婚姻财产、遗产继承等方面的权益痛点剖析案例,引发群众频频提问。
“以前觉得法律离自己很远,现在才知道它就在身边,以后要用学到的知识影响身边人,帮助更多家庭。”纪湾社区居民高晓云表示。
宣讲结束后,宣讲团成员与现场群众展开交流,就“乡村家庭教育提升”“邻里纠纷法律处理”等话题展开讨论,现场互动热烈。
去年以来,睢宁县妇联以打造一支能深入基层、贴近妇女群众、有效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宣讲队伍为目标,组建了由乡土人才、法律工作者、妇联干部、妇联执委等构成的巾帼宣讲团队。各行各业的巾帼宣讲员用质朴话语和感人故事,将“接地气”“冒热气”的宣讲送到群众身边。睢宁县妇联副主席(挂职)路慕妮介绍,“芳华之声”巾帼宣讲团成立以来,已深入11个镇(街道)开展宣讲活动。
此次“巾帼徐州”群众性理论宣讲活动,是睢宁县妇联深入基层、践行“举旗帜、聚民心”使命的重要举措。下一步,睢宁县妇联将带领宣讲团深入全县各镇(街道),通过“庭院小会”“板凳课堂”“廊下议事”等宣讲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法律知识和家庭教育理念走进更多妇女心中,把妇联打造成妇女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温暖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