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

02

程浩:投笔从戎,潜伏敌营立奇功 徐州日报 | 2025-06-29 

蒋锋

程浩,原名冯祖升,沛县鹿楼乡冯集人,1938年中学毕业回乡。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沛县县委的指导下,组建中共冯集地下党支部,任支部书记。他积极吸纳众多热血青年加入“抗日青年先锋队”,发展更多的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同时筹办了冯集小学,担任教员,以学校做掩护开展党的地下工作。

1940年秋,冯祖升被派往湖西干校学习,年底结业返回家乡,遵照县委指示,他发动群众,巧妙罢免了原保长的职务并取而代之,开始以双重身份开展工作。任职期间,成立了民兵钢枪班、贫民组等党的基层组织。为帮助群众度过饥荒,他通过保长身份,有理有节地向地主筹借粮食,解百姓燃眉之急,深得当地群众拥护。

1941年6月,为了保证湖上交通线的安全和有组织地与日伪开展斗争,冯祖升“走马上任”沛县四区伪区长,自此沛县四区成为我党在白区的地下工作站,成为嵌入敌人心脏的一个暗堡。冯祖升利用与日伪各层人员的关系,巧妙周旋,先后将精通日语、绰号“瞪眼贼”的沛县伪警察局特高股长任成章,绰号“赵瞎子”赵文科的鹿楼伪军中队长驱逐,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身处敌营,冯祖升始终保持清醒与警惕,在暗流涌动中与敌人明争暗斗。他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智慧,一次次守护百姓的利益,保护了党组织的安全,也保证了地下交通线的畅通。然而,长时间的潜伏,还是引起了敌人的警觉。1943年清明节后的一个深夜,丰县顽军穆伯仁攻打鹿楼区公所,冯祖升不幸被捕入狱,受到严刑拷打,后经组织、家族和亲友多方营救,穆伯仁因“查无实据”,不得不将其释放。出狱后,冯祖升仍然做着“潜伏”工作,经组织安排,他以鹿楼伪区长的身份投靠国民党沛县顽军陈海峰部,出任营长,继续在隐蔽战线战斗。

1944年7月,八路军东进讨顽,冯祖升与讨顽部队代表苗宗藩里应外合,不费一枪一弹,收编陈海峰部盘踞汪庄的一个整团。1944年8月,冯祖升受党组织派遣,打入沛县伪大队韩继尧部,做了伪中队长,为党组织提供许多有价值的情报。1944年11月,冯祖升成功策反了驻守在沛城东关奶奶庙的一个伪军中队。此后,他与沛铜大队、湖边支队里应外合,轻松端掉伪军小张庄据点。在那段烽火岁月里,冯祖升的传奇事迹广为流传,成为令人敬仰的英雄。

1944年底,冯祖升改名程浩,开始从事党的行政工作,先后任沛县孟寨区文教助理员、沛铜办事处民政科科员、沛县毛寨区区长等职务,后又随军南下,继续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贡献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程浩留在贵州工作,历任贵州省铜仁地区合作办事处主任,贵州省供销联社副主任,贵州省商业厅副厅长、贵州省外贸局副局长等职。

2011年,90多岁高龄的程浩离休在家。每当年轻人问起他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老人总是感慨万千,为许多战友、亲人的牺牲泪流不止。他时常告诫年轻人:“不要忘记过去的屈辱,珍惜现在,努力自强,只有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强大起来,才不会让那段历史重演。”

(作者系徐州市史志办公室工作人员)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