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傲
“进球啦!”球员带球过人,形成突破,起脚射门一气呵成。看台上,欢呼声、呐喊声如汹涌浪潮,将整个村庄点燃。2025年春节期间,沛县鹿楼镇八堡村的“村界杯”走红网络,至今仍让无数人为之回味。
从大年初一到初七,每天都有近万人到现场观赛,临时搭建的停车场里,停满了苏皖鲁豫牌照的车辆。“球赛吸引了那么多人来,村里更热闹了,变化也更大了!”77岁的村民张勇华谈及赛事,脸上洋溢起自豪的笑容。
足球如何带动一个村庄发展?在鹿楼镇八堡村党支部书记刘健的记忆中,上世纪90年代以前,村民们都是踩着麦秸在打麦场踢足球,联合收割机普及后,打麦场逐渐消失,村民们的足球梦一度无处安放。
“为了留住这份热爱,村里将一块荒草地进行改造,播下草种、竖起球门,一座简易足球场正式落成。”刘健说。每到周末,各地足球队纷纷赶来切磋技艺,越办越精彩的“村界杯”,不仅带动了村里的人气,还拉动了经济。
比赛期间,球场周边的摊位生意火爆,每日营业额普遍超过3000元,附近的饭店也迎来客流高峰,每日收入轻松破万元。
此外,客流量的增加直接带动了农产品的销量:冷面、烧烤、苹果、金蝉等沛县特色美食、农产品卖脱销,网上本地农产品订单量比平日翻了十多倍。
“村界杯”不仅增强了足球爱好者的幸福感,也充盈了乡村经济文化生活,展现出了乡村的新风貌。
“农村的娱乐方式比较单一,有了足球赛,村民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带来邻里之间的和谐与友谊。”刘健说,如今,打牌的人少了,踢球、观赛的人多了;争吵的声音少了,欢声笑语多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新风尚蔚然成风。
八堡村的环境也在悄然改变: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原本狭窄的土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方便了村民和球迷的出行;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建设了能够容纳1000余辆车的停车场,解决了外地游客的停车问题……
从荒草丛生到绿茵如潮,八堡村足球场化身乡村振兴“助推器”,带动周边民宿、餐饮蓬勃发展,以体育为媒重塑乡风文明,让小足球“踢出”产业兴旺、文化繁荣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