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春元
今年以来,泉山区金山街道巧变思路,通过激活文旅消费、创新社区经济、布局新兴业态,蹚出集体经济多元发展新路径,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文旅商贸齐发力
实现税收就业“双丰收”
周末的徐州乐园人声鼎沸,加勒比水世界正掀起热浪。“暑期还没到,我们的日均接待量就不断攀升。”园区运营负责人介绍,今年1—5月,徐州乐园营收达8450万元,税收同比增长了147%。
夜幕降临,云龙湖畔的《彭城风华》实景演出场场爆满,自今年开演以来,累计营收760万元,税收增幅达409%;在杉杉奥特莱斯购物广场,消费者纷至沓来,截至目前,营业额达5.3亿元,税收同比增长157%……一组组亮眼数据,不仅勾勒出文旅消费市场的攀升曲线,也为地方财力提供了坚实支撑。
与此同时,环云龙湖文旅升级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云龙山滑道、凯莱酒店改造工程稳步进行;云泉山庄改造项目即将完工,将于7月初营业;晴朗谷阅岚酒店、欣安湖湖景民宿已开门迎客……这些项目的建设与持续运营,在增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创造了新服务岗位,拓宽了就业渠道。
本土品牌特色化
拓宽集体经济“增收路”
“我们的礼盒不仅在品种上有所增加,销售渠道也进一步拓宽了。”在茶棚烙馍生产基地,茶棚社区党委书记王俊尧介绍,社区正积极延伸产品线,依托真空包装与冷链运输体系,将手擀面、米线、把子肉等具有徐州特色的食品纳入“茶棚烙馍”品牌体系,让消费者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品尝到地道的徐州风味。
为拓宽增收,茶棚社区一方面凭借《彭城风华》演出的火爆人气和剪子股网红菜市的热闹氛围,设立多个销售点位并逐步打开外省市场;另一方面在原有微信小程序“茶棚烙馍馍”基础上,开拓抖音、淘宝网店等渠道,借助直播方式,扩大品牌知名度,拓宽销售新渠道。
令人期待的是,茶棚社区盘活的43亩闲置地块将变身“茶棚农场”,打造成集烙馍生产研学、农家乐体验、特色民宿、露营基地及无动力乐园于一体的多元业态综合体。预计直接创造就业岗位50余个,运营首年实现集体经济总营收200万元。
双网融合新模式
织密民生服务“保障网”
“张阿姨的高血压药已配送,李叔家的下水道疏通预约成功……”在金山社区,“线上线下双网格+多元化便民生活圈”服务体系,将实现居民需求与服务供给的精准匹配。
金山社区以金山恒泰商业管理公司为运营主体,打造涵盖购物、餐饮、家政等多领域的便民生活圈。通过“金山甄选”小程序整合社区超市及周边商家资源,为居民提供便捷的线上购物与服务体验。线下实体店建设同步推进,预计7月1日试营业。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已与中国供销社、徐州家政协会、什蚂易购等企业达成合作意向,陆续与数百家供货商签订合作协议,确保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商品和服务。”
此外,社区创新打造的“金山大食堂”不仅能为居民及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安全、卫生、营养、便捷、实惠的餐饮服务,还可提供日常保洁、育儿养老、维修等家政服务。后期还将构建“金山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嵌入基础医疗服务与养老照护,让社区老人实现家门口的医养结合。
积极探索“它经济”
开辟行业增收“新蓝海”
在屯里社区,正着力打造宠物产业核心集聚区与体验高地。未来这里不仅有琳琅满目的宠物用品,还将设有网红直播间,为消费者打造沉浸式、一站式消费体验中心。
“全生命周期服务综合宠物乐园通过盘活原亚星园林地块,将打造集休闲娱乐、医疗美容于一体的主题乐园,并融入社交互动、宠物乐园游乐、宠物行为培训等体验元素。”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还将拓展“智能云仓·宠物产业供应链中心”,提档升级原屯里工业园仓储中心,为产业集聚区提供专业化仓配一体化服务。
未来3—5年,该产业区将建设成为全省具有特色的宠物经济示范区和重要产业基地,创造直接就业岗位300余个,预计年交易额、营收突破上亿元。
从传统美食的破圈营销,到“它经济”的超前布局,金山街道用大胆创新和实际行动激活了集体经济发展动能,强街富民的道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