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

07

睢宁县王集镇 花生夏种正当时 徐州日报 | 2025-06-17 

本报记者 武佩剑 通讯员 张岩

将花生种子拌匀晾干,放入播种箱,加入专用肥,在导航系统的辅助下,农机手驾驶多功能花生旋播机精准完成麦茬粉碎、开沟、施肥、播种等一系列工序……连日来,睢宁县王集镇各村(社区)的农户们在小麦抢收结束后,立即投入到花生夏种和夏管工作中,广袤田野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麦收一结束,我们就开始整地,趁着墒情好,赶紧把花生种下去。播种花生时要控制好化肥和种子的用量,每亩地大约使用花生种子25斤、复合肥100斤,太多或太少都会影响收成。”6月16日上午,在王集镇柳林村三组的一处农田里,种植大户许强说。

许强今年种植了150亩花生,他选择了适合麦茬地种植的徐花系列品种,预计亩产400公斤左右,亩产值在2000元至2500元之间。“小珍珠花生颗粒饱满、口感香甜,无论是水煮、鲜食还是五香花生,都十分受欢迎。”许强说。

王集镇柳林村是远近闻名的花生种植村。在全村5300亩耕地中,花生种植面积占到了9成以上。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村里统一了品种和技术标准,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花生种植一般按照季节分为春茬、蒜茬和麦茬三大类。春茬花生是冬季预留土地、春季播种的早熟品种;蒜茬花生是大蒜收获后抢种的中早熟品种;麦茬花生则是夏季麦收后种植的。花生这种作物喜温、耐旱,适应性强,种下后大约115天即可收获。”柳林村党总支书记许京介绍。

今年4月至6月,徐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和睢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柳林村打造了50亩示范田,示范推广机械耕翻和起垄(平作)、施肥、精量播种、覆土、镇压一体化机播技术。通过应用花生施肥播种机、花生精量播种机等高性能播种机械,花生播种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麦茬花生田里,种植机械化作业如火如荼;而在春茬花生田里,田间养护同样热火朝天。

在王集镇双营社区,种植户吴凯正在自家田地里查看春茬花生的出苗情况,并进行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工作。“苗期管理容不得半点马虎,草荒和病虫害最容易影响幼苗长势。现在用无人机喷施生物农药,不仅效率高,药剂还均匀,防治效果也更好。”吴凯表示。

王集镇花生种植历史悠久。然而,过去王集镇花生种植存在“大而不强、大而不优、大而没有品牌”的问题。为使这一特色产业做大做强,2019年,王集镇申创了“大王集小花生”品牌。通过标准化种植、精细化管理,花生品质得到提升,销售渠道也进一步拓展,让王集花生走出本地,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多年来,全镇花生种植面积稳定在4万亩左右,高峰时期超过7万亩。我们推行绿色循环农业模式,花生秸秆90%以上被回收利用,主要用于牛羊粗饲料。全镇从事花生收购的企业约有12家,大部分分布在老苏塘片区。”王集镇农业农村办主任赵朝阳介绍,通过与科研院校合作,不断优化花生种植品种,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创建了赵集、柳林等绿色种植基地,花生的品质和产量不断提升。同时,积极培育花生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下一步,王集镇将继续加大对花生产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让小小花生成为富民的“金豆子”。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