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

06

航天逐梦领航成长 航天测控专家走进镜泊路学校(小学部)助力“竟成少年”成长 徐州日报 | 2025-06-17 

本报记者 李小委 通讯员 乞晓煜

“太阳发脾气了怎么办?”“怎么让航天器知道人的想法呢?”……近日,徐州市镜泊路学校(小学部)的校园里洋溢着浓厚的科学氛围。我国航天测控领域权威专家、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原副主任朱民才研究员走进校园,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而深刻的航天科普讲座。

作为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副总设计师、绕月探测工程测控指挥长,朱民才曾参与我国多项重大航天任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殊荣,是当之无愧的“航天测控尖兵”。“同学们喜欢看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上奔跑,也喜欢看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上探索,但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航天器是如何在太空中飞行的?如果遇到问题,科学家又是如何帮助它们解决的?”朱民才以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开篇,瞬间点燃了现场的热情。

他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地面控制中心如何借助全球测量控制网实时监测航天器状态、保障其安全运行的。“我们把这些测量控制站用一个网络连起来,就构成了航天测量控制网。”朱民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航天测控技术娓娓道来。

讲座中,朱民才通过屏幕向学生们展示了一台由我国自主生产的电子计算机。这台在当今看来“性能落后”的计算机,却完成了中国在1988年以前所有航天器的飞行控制任务。“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深情诵读这一名言后,他说,当时的科学家们就是在这句话的激励下,用聪明才智排除万难,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航天器的控制任务。

镜泊路学校的“竟成少年”们热情高涨,积极与朱民才进行互动。“航天事业的接力棒,终将交到你们手中。希望你们未来能加入祖国的航天事业,让中国航天走得更远!”朱民才的话语激励着在场的每一名学生,引导他们从小就树立起为祖国航天航空事业贡献力量的远大志向。

此次活动是镜泊路学校《学军立品:九年一贯制实施国防教育的体系化育人新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不仅与航天英雄面对面交流,还亲手组装天宫空间站、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等模型,体验航天科技的魅力。三年级(2)班班主任王琼表示:“这个活动丰富了学生们的视野,让他们学习了航天知识。这么大年纪的科学家亲自来讲课,本身就是特别好的国防教育素材,学生们受益匪浅。”

“这场活动将红色基因与科学精神融合,让‘竟成少年’们深刻体会到科技强国的使命担当。”镜泊路学校(小学部)执行校长李楠表示,“我们通过引入社会资源,邀请科学家进校园,点燃学生对科技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学校开展了丰富的活动,还为爱思考、爱动手的学生们提供了展示平台。本学期,由科学组教师创办的镜泊少年科学院系列已在学校官方公众号推出了44 期。活动现场,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和小组合作下,亲手制作了3D 打印模型和水火箭发射器,提高了思维能力,培养了科学素养。”

朱民才表示,随着AI技术的发展,孩子们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科普活动不仅仅是传播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传播科学知识,把科学家的精神、科学方法教给学生们,让他们学会在面对困难时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从而解决问题。

据了解,镜泊路学校建校之初即确立“学军立品”国防教育特色。《学军立品:新时代“竟成少年”品格涵育行动》成功入选2023年徐州市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近期,《学军立品:九年一贯制实施国防教育的体系化育人新实践》在2025年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成功立项。学校秉持“立志、成才、报国”的愿景,传承“知国防、健身体、练意志、铸军魂”的军校校训,依托九年一贯制办学优势,以“学军”为路径、以“立品”为目标,聚焦“国防意识、国防知识、军事技能、爱国精神”四方面内容,构建国防教育完整体系,培养新时代“竟成少年”。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