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武佩剑 通讯员 王肖云
6月9日上午,我走进位于睢宁县睢河街道工业园区的江苏创优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优佳新能源”),生产车间内,智能化设备有序运转,工人们熟练操作,锂电模块正通过传送带完成最后封装,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电池从原材料分选到成品交付,要历经10道工序、20项检测,像原材料的成分纯度检测、生产中的电芯外观瑕疵检测、充放电性能检测等。我们为其建立全生命周期档案,以确保产品质量。”创优佳新能源研发技术部经理刘红雨指着生产线上流转的电池模块介绍道。
随后,我跟着刘红雨来到电池老化测试车间,顿时被眼前的场景所震撼:数百支电池在架子上同时充放电,蓝色电流划出优美弧线。
“这些电池要在72小时内完成100次充放电循环测试,每一组数据都要精准捕捉。”品检员李韦将检测仪夹子夹在电池极耳上,屏幕立即跳出波动曲线,在他身后的架子上,数百支电池测试同步进行,墙上电子屏实时刷新着合格率。
走出老化测试车间,洁净明亮的展示厅映入眼帘,这里陈列着企业技术创新的累累硕果,也让我对创优佳新能源产品研发实力有了更直观的认知。
在展厅中央,一块重达80公斤的“大块头”——48伏磷酸铁锂蓄电池吸引了我的注意。“这款产品容量达200安时,专为房车储能设计,搭配智能温控系统,它能在-20℃至-60℃环境下稳定运行,使用寿命超过10年。”创优佳新能源董事长吴康说。
创优佳新能源凭借在新能源领域的持续创新,于2024年5月成功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型企业”。在展示厅一侧的数据墙上,跳动的数字无声诉说着企业的创新加速度:2022年产值3247万元,2023年攀升到5447万元,2024年突破至6387万元。
“企业还参与制定《12V车载低压锂离子电源系统》团体标准,从‘产品输出’迈向‘标准输出’,成为行业内技术话语权的‘规则制定者’。”吴康表示,“企业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招募16名高科技人才组建专业研发团队,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31项,年度研发投入占比稳定在5%以上。”
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与强大的技术实力,创优佳新能源的产品远销欧美日等地,在国际市场上赢得良好口碑。
如今,为强化科研实力,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创优佳新能源新扩建的8000平方米智能化生产厂房和7200平方米研发大楼已进入装修阶段,预计下半年正式投用。
“新建研发大楼将聚焦电池管理系统优化、储能效率提升等关键技术攻关,为企业拓展欧美高端市场提供技术支撑。未来,公司将继续以‘专精特新’发展为导向,在新能源细分领域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品牌。”吴康表示。
通过向新而行,创优佳新能源正以技术创新诠释着“专精特新”企业的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