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武佩剑 通讯员 吕立鹏)5月29日,睢宁县重大交通项目633国道凌城至官山段改扩建工程2标段K11+405.2处箱涵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几十名工人正分布在不同位置进行模板、钢筋施工。这条全长22.454公里、贯穿睢宁县南部的东西向交通动脉,正以“加速度”推进建设。
据介绍,633国道凌城至官山段改扩建工程于近期全面开工,该工程起点位于凌城镇,一路向西与104国道官山镇段相接,路线全长约22.454公里。工程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时速80公里,路基宽度达12米,路面宽度10.5米,新建桥涵设计采用公路-I级荷载,最大载重量达49吨,预计2026年12月底通车。
“此前老路(307县道)因路面病害频发,坑洼不平,沿线路基破损严重,安保设施也存在诸多不足,无法满足沿线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随着2022年7月《国家公路网规划》的发布,该道路被提升为633国道。”睢宁县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2标段(邱集镇段)全长7.5公里,其中涉及桥梁4座、涵洞3座,目前3座桥梁桩基全部完工,3个涵洞建设完毕,正同步开展桥梁下构施工和梁板预制。”2标段项目总工程师高海阵介绍说。
在3标段(邱集镇至官山镇段)K20+700处施工现场,压路机、灰土路拌机和石灰撒布车来回穿梭,工人们配合机械进行路基施工。
该标段项目副经理王松介绍:“目前,3标段桥梁桩基施工完成50%,悬臂式挡土墙已建成350米,各项施工有条不紊推进。”
江苏智科交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副总监理工程师张卿介绍,凌城至官山段改扩建工程3个标段已完成路基石灰土填筑2.7万立方米、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690米、桥梁桩基33根、箱涵3座。在项目施工中,科学设置施工道口,保障沿线居民正常出行。
“633国道宛如一条重要的纽带,贯穿睢宁县南部的凌城、邱集、官山等镇。”睢宁县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工程打通了邱集至官山、凌城的东西通道。项目建成后,将完善区域路网布局,加强苏皖两省交通联系,为沿线地区经济发展铺设“快车道”,对推动睢宁及周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