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

07

纤丝铸匠心 ——访徐州市劳动模范,江苏金荣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高级工程师曹华钢 徐州日报 | 2025-06-03 

本报记者 徐梦婷 刘浚豪

他有一颗精益求精的心,积极践行着工匠精神,他有一份追求极致的执着,认真做好每一项日常工作。扎根技术一线三十载,他用匠心打造属于新时代劳动者的崭新名片,他就是徐州市劳动模范,江苏金荣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高级工程师曹华钢。

精益求精

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莱赛尔纤维,被誉为绿色环保新材料,其核心生产技术曾长期被国外巨头垄断。

面对高昂的设备引进成本和“卡脖子”的困境,曹华钢迎难而上。他针对原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存在的缺陷进行升级改造,开展了大型碟形水动力输棉装置设备改造、纺丝工艺应用技术革新,投入使用后成效卓著,为国内莱赛尔行业填补了技术空白。

曹华钢的突破不止于此。他自行摸索设计莱赛尔纤维生产线核心技术——纺丝工艺生产技术,实现了国内莱赛尔纤维生产的一次革命性突破。主导的“纺丝风机应用技术”项目,被评为公司2021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业内高度评价。他主持的纺织空调回风精过滤器、空调智能控制技术、纺织空调模塑节能风管等项目均入选中国棉纺织行业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应用目录。

创新赋能

解锁提质增效密码

“技术突破的价值,最终要落脚于推动产业发展和创造经济效益。”曹华钢将创新融入每一次工艺优化和设备改造。

聚焦行业痛点,他针对传统粘胶纤维计量泵可靠性低、故障多导致生产线频繁停车、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难题,带领团队潜心钻研。通过实施一系列精巧改造,成功优化了计量泵结构,突破了技术瓶颈。这项“莱赛尔纤维计量泵优化设计(改造)项目”可产生860万元的经济效益,荣获徐州市及江苏省职工“五小”活动优秀项目。同样由他主导研发的专用高压纺织风机,一年可产生600万元的经济效益。

不仅如此,曹华钢等技术攻坚人员带领团队大胆创新,在原料环节积极探索新技术,结合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助力公司单线产能大幅提升,显著降低了吨产品生产成本,年降本增效可达7000万元。显著的成本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直接推动了公司投资4亿多元、年产3.5万吨的B线莱赛尔纤维项目于2024年10月成功建成投产,为企业发展拓展了新空间。

匠心致远

打造技能人才高地

一花独放不是春。曹华钢深知,行业的持续发展需要人才薪火相传。作为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他始终把培养新人视为己任。

在公司,曹华钢积极带徒传授操作技能,深入生产一线言传身教。他提倡技术革新,更注重通过实践培养人才,为公司锻造了一大批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中坚力量。在他的带领下,公司技术团队屡获殊荣,包括中国化纤行业“十一五”突出贡献奖、产品“开发贡献奖”等重量级奖项,团队战斗力得到行业公认。

在2023年被评为“沛县十大工匠”后,曹华钢受聘为沛县工匠学院首批产业导师。在聘任仪式上,他说:“我们将以‘传帮带’的方式,把自身技术经验转化为课程资源,帮助学员在实践中锤炼真本领,为沛县产业发展贡献力量。”他将凭借三十余年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助力学院围绕地方主导产业精准培养机械制造、数字技能等领域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推动县域重点产业升级。

从维修钳工到正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从车间设备主任到生产技术带头人,曹华钢的成长轨迹印刻着产业工人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他主导的多项技术革新已成为行业标杆,个人先后荣获国家、省、市、县及企业授予的50多项荣誉。

曹华钢将工匠精神深深镌刻在心间,用实践成果诠释着对技术创新的敬畏。他的故事,是技术工人扛起责任与担当的精神体现,更是新时代产业工人以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动缩影。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