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

08

金融赋能“专精特新”企业提质升级 睢宁农商银行创新服务助力中小企业向“新”而行 徐州日报 | 2025-05-16 

本报讯(记者 陈羿帆 通讯员 李婷 王宁)在睢宁经济开发区,徐州瀚澜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内,机械臂精准地抓取零部件,工人们正为智能装载机具进行调试。这家专注农业机械装备研发的“小巨人”企业,近日刚通过睢宁农商银行“专精特新贷”获得500万元的信用贷款,负责人指着车间里新投产的自动化生产线感慨道:“这笔‘及时雨’让我们提前完成了技术改造。”

作为当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典型案例,瀚澜机械的蜕变折射出金融“活水”对“专精特新”企业的赋能效应。睢宁农商银行针对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痛点,量身定制“专精特新贷”,打破传统抵押担保模式,实现1000万元以下贷款纯信用发放。在走访中发现企业资金需求后,该行立刻组建专项服务团队,从实地尽调到贷款发放仅用3个工作日,为企业抢抓市场机遇赢得宝贵时间。

“我们构建了‘全周期金融服务图谱’,针对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匹配差异化产品。”睢宁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初创期企业推出“科创孵化贷”,成长期配套“技改升级贷”,成熟期定制“跨境贸易贷”,形成覆盖企业从研发投入到产能扩张、市场拓展的全链条服务体系。近两年,该行已累计为6家“专精特新”企业投放信用贷款超4000万元,平均审批时效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

在瀚澜机械的装配车间,质检工程师李师傅正通过智能终端对产品进行性能测试:“新设备检测精度进一步提升,这都得益于银行‘量身定制’的金融方案。”这样的场景,正在睢宁经开区的“专精特新”企业不断上演。睢宁农商银行通过建立“白名单”动态更新机制,联合科技部门开展“百行进万企”精准对接,让金融服务与企业技术创新同频共振。

从“资金输血”到“生态造血”,睢宁农商银行的实践展现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升级。随着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的持续深化,该行表示将进一步创新“知识产权+供应链”等组合金融产品,探索“技术流”评价体系,让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凭借创新能力获得金融支持,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