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小委
近日,喜记把子肉创始人高彬将旗下的青年路店、欧洲商城店和商务城店加入“爱心驿站”行列,为户外工作者和游客提供贴心服务,让这份温暖在城市中流淌。
“爱心驿站”公益活动由徐州市文明办、共青团徐州市委、徐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徐州市红十字会、徐州市慈善总会共同指导,徐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徐州市青年商会、恩华大药房支持,徐州六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自3月31日启动以来,这项活动正成为传递善意的桥梁。
爱心驿站,传递点滴温情
走进喜记把子肉的“爱心驿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敬老尊优我先行”的公益提醒。店内环境整洁明亮,爱心服务项目醒目地张贴在墙上:免费提供茶水、汤粥、无线网络、雨伞以及应急药品等。无论是辛勤工作的环卫工人、奔波送餐的外卖骑手,还是远道而来的游客,都能在此稍作停歇,感受家人一般的关怀。
喜记把子肉秉承“微利经营,服务社邻”的经营理念,积极服务社区,特别推出尊优折扣卡,周边社区60周岁以上的老人、街道帮扶对象、残疾人、环卫工人、外卖小哥等均可办理,凭卡即可享受优惠。
在位于青年路的喜记把子肉店内,一位环卫工人捧着店员递来的茶水喝了几口,他开心地与记者分享道:“天气热了,干起活来一身汗。有了这个爱心驿站,能吹吹空调、歇歇脚,感觉特别舒服。老板真有爱心!”
对于游客而言,“爱心驿站”也成了他们在异乡的温暖港湾。“我们来旅游,行李多,带着不方便。这家店的店员看到后,主动帮我们寄存行李,还给我们推荐了附近好玩的地方。”一位游客笑着说,“在这儿,我们感受到了徐州人的热情和好客。”
传承美食,延续爱的基因
早在1999年,高彬的父辈就开始制作拉面和把子肉,从最初的小作坊到如今发展成拥有11家店铺的规模。高彬介绍:“在传承与创新中,我们一直秉持着真材实料、价格亲民的理念,让消费者吃饱、吃好。”
而这份对美食传承的执着,也延伸到了公益事业中。高彬深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回馈社会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谈及加入“爱心驿站”的初衷,高彬说:“希望能让户外工作者和游客有个歇脚、补充能量的地方,一杯热水、一碗热粥,都能让他们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
除了日常的爱心服务,喜记把子肉各门店每月15日都会开展爱心活动,为户外劳动者送上免费的餐食和饮料。逢年过节,高彬还会组织慰问活动。“企业年均公益投入都在10万元左右。”高彬说,“希望通过实际行动,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也希望能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
艺术赋能,书写公益新篇
“百年喜兴村”是高彬公司的品牌,江苏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徐州市书法协会副主席张磊,为喜记把子肉“爱心驿站”题词“百年喜兴村”,以艺术力量为公益站台。
“参与徐州‘爱心驿站’公益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书法艺术在当代城市建设中的独特价值。作为青年书法工作者,我们要让笔墨走出展厅,成为温暖城市的人文力量。在与劳动者的互动中,书法从审美载体升华为情感纽带,这种‘艺术+公益’模式,既满足了群众文化需求,也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时代内涵。”张磊表示,“艺术的生命力在于服务人民,书法工作者应当以创新思维推动艺术参与社会治理,让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徐州作为书法名城,更应探索艺术赋能城市文明的长效机制,使书法成为提升城市温度、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