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

08

田园之上 徐州日报 | 2025-05-06 

◎孙爱雪

温软的风漫不经心地打开一个繁盛世界。不经意间,屋后的杏树上一个个青色的果子颤巍巍地映入眼帘,挨着杏树的樱桃树上米粒一样的小樱桃密密麻麻地布满枝条,樱桃树下蚕豆开花,小香葱墨染一样绿得像一块起伏的绸布……

四时轮转中,我最爱跟随春天的舞裙展开身躯张开双手,去有花的地方看花,去有绿植的地方凝望青翠的颜色。更多时候是去一片空地上收拾冬天遗留的残败落叶,然后刨地,深挖,把南瓜的种子,冬瓜的种子,黄瓜豆角的种子埋进泥土里,轻轻抚平埋着种子的大地,起身的时候阳光照亮这片土地,我感觉到了掌心的温热,感觉到一个个惊喜已经种植在来日的某一时刻。

我在这里,田园之上,深爱着大地上的事物:静默的土地和热烈的阳光,徐徐吹来的微风和似有如无的雨露,深藏玄妙黑夜和月色明亮的小河………无数瞬间让人怦然心动。我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很多年,冬春的麦子、夏秋的玉米,每一粒粮食都贮满岁月的醇厚清香。早春播下种子,秋天便可以去刨开掩埋在地层下的果实,根茎上的红薯和花生总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你要有怎样的想象,才能想到它们躺在泥土里的温馨时光是多么惬意!在土地深处,从一根细小的根茎到一嘟噜果实,秧蔓植物的深藏不露诠释了从种子到果实的强大力量。每一次从一块裂开口的泥土里刨出大块的红薯,我都要默默感念大地的神奇。很多年我都在做这件事,每一次都会从内心深处惊叹这件平常而又感人的事情。难道不是吗?我只是把一根红薯的小茎插在泥土里,它就在那里兀自生长,我偶尔去拔拔草,翻一次乱跑的红薯秧子,我的劳动是微小的,大地的回报却是厚重的。我刨开泥土会收获一大堆一大堆的红薯,这是大地的回馈,土地的深情,我给它一粒种子,它还我整个秋天的收成。

那些年,每年我都会在沙土地里种花生,这是老辈人传下来的经验,沙土地蓬松柔软,易于花生生长。收获花生的时候,我只需抓住花生的茎叶稍微用力,就能将根茎上的花生全部从地下拔出来。那么多白白胖胖的花生俊俏干净,不带一点儿泥土,仿佛刚从水里洗过一般。这小巧精致的果实连外壳都是带着花纹的,我无法想象花生是怎样在地下长出那么别致的造型的,大自然赋予物种各种智慧,使之各具特色,花生大多一果两粒,各住一间房。花生和黄豆有类似的形状,一个豆荚里住着姊妹三个,分房而眠互不相扰。而玉米小麦芝麻等应该属于多生子女,众多的籽粒排列在一起,整齐一致,排兵布阵一样各自都在自己的阵地上坚守岁月的洗礼。一穗麦子六十多粒,一穗玉米五百多粒,这密集的种粒是庞大的,也是大地上播种最多的品系,冬春的平原几乎全是麦子,夏秋全是玉米。

五月的田野放眼望去遍地金黄的麦穗海浪一样起伏,太阳一遍遍照射,天地间都是燃烧的火焰,麦粒从柔软变得干硬。风从麦地里刮过,麦粒经不起风的吹拂,风要带走麦子的果实,被风带走的种子很多,那些絮状的种子在风中寻找家园,比如蒲公英、罗摩、大蓟小蓟等植物,麦子不会随风飞扬,麦子会在风中坠落泥土。

收割是紧迫的,容不得一天耽误,农谚有“麦黄一晌,杏黄一时”。多年前我在初夏挥汗如雨收割小麦的记忆,至今历历在目。镰刀是最原始的工具,一下一下把麦子从大地上切割下来,年轻的心焦急又茫然,不时抬眼望向无边的田野,什么时候才能割完麦子啊!一天天重复着一样的动作,割麦子,捆麦子,拉麦子,晒麦子,碾麦子,扬麦子,四月五月,甚至到了六月,和麦子有关的劳动还没有结束。麦子地里播种上玉米,玉米苗到小腿肚高了,我还带着孩子去地里拾麦子,经雨的麦穗已经发黑,有的已经发芽,老人说发芽的麦子磨出来的面是黏的。有一年雨水多,麦子在麦穗上全部发芽了,发芽的麦子面洗不出来面筋,蒸馒头也是黏糊糊的。这是把麦子的精华抽走了吗?土地给什么我们就接收什么,收获发芽的麦子我们吃发芽的麦子,收获饱满的麦子我们就能做出雪白的馒头。那些漫长的三夏考验着年轻人的激情,直至晒得脸颊胳膊脖子都是黝黑黝黑的,我才终于知道劳动不仅仅是体力的付出,还有意志的坚守,还有内心的挣扎,那种从不甘走向从容的艰难过程唯独经历过才知道。

我最初对田间劳动的认知是肤浅的,也是惧怕的。很多年后我才体悟到劳动带给我的乐趣是无法用简单的语言形容的,当机器从田野犁过,当灭草剂消灭掉所有的杂草,人的力气无处使用时,我迫切需要在田野里做些什么。拔草,间苗,都不需要,收割和播种更不需要人力,在三夏,我等在路边,拿着收获的袋子和播种的种子,我甚至不需要走到地里,等在地头找地边是唯一重要的事情,只要不割到别人家的麦子不把种子播种到别人家地里,这一年土地上当紧的事情就已经完成。

镰刀已经生锈,锄头退出历史舞台,大地上葱茏的麦子还在微风轻抚中拔节抽穗,阳光再次照亮田野。我从田野回到庭院,在房前屋后开辟小小的乐园,种树种花种菜,也种下月光般清澈又朦胧的梦想。播种依然是我最热爱的事物,收获依然从容不迫地到来,比如一朵小花的微笑足以诠释我的田园之乐,一枚杏果的酸甜足以告慰季节的易逝,一味蔬菜的原始生长,从此有了人间至味的幽香。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