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

04

丰县推动非遗项目与学子『零距离』 『非遗+体育』开辟文化传承新路径 徐州日报 | 2025-04-13 

本报讯(记者 马永康 通讯员 夏瑜斐)当体育竞技的激情澎湃与非遗文化的源远流长相互交融,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近日,丰县体育学校以一场沉浸式非遗体验给出答案,以“承非遗古韵,铸体校辉煌”为主题的非遗进校园文化惠民演出在这里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丰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联合多家单位主办,通过曲艺展演、技艺体验、中医互动三大板块,让体育学校的师生在体育训练之余,搭建起一座跨越时空的文化交流桥梁。这种“非遗+体育”的创新融合模式,为传统文化传承开辟了新路径,激发了全校师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活动在丰县大鼓《党的生日》激昂有力的韵律中拉开帷幕,鼓手王明运手持鼓槌,仿佛以其为灵动之笔,在牛皮鼓面上尽情展示宏阔的历史。鼓点节奏变幻莫测,时而如惊雷破空,时而似细雨润物。配合着唱词“红船劈浪启新程”,将党史学习教育生动地转化为声声入耳、直击人心的激昂声浪。当《车拉母亲走天涯》的坠子声响起时,体育学校的学生们纷纷感慨:“这些传统曲目里的孝道故事,比书上的文字更有感染力和穿透力。”

不仅如此,现场设置的“曲艺冷知识”讲解互动环节,让学生们了解到不同曲艺形式的起源、发展和独特表演技巧,在欣赏节目的同时收获知识,学生们惊讶地发现,看似朴素的琴书竟包含数十种方言转换技巧。

精彩的曲艺展演让大家沉浸在非遗的艺术魅力中,而在活动现场的另一侧,正骨展示区也吸引了众多师生的目光。问心堂正骨手法传承人现场展示正骨的基本操作流程和技巧,引得师生纷纷驻足观看。不少人还踊跃参与体验,传承人则始终耐心解答大家在运动损伤康复方面的疑问,将古老的正骨技艺与体育学生的日常需求紧密相连。

理发体验区同样人气高涨。传统理发技艺人展示着推子、剃刀等传统工具,手法娴熟地为师生提供免费理发服务。同学们在体验中感受传统理发技艺的细致与独特,也对这一逐渐被现代快节奏生活遗忘的技艺有了新认识。

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指捋筋术展示区,变身小型养生课堂,传承人将中医经络学说与运动康复相结合,展示独特的捋筋手法,在现场演示的运动后舒缓操引发跟学热潮,让师生领略到传统中医养生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打破了“非遗=博物馆展品”的刻板印象,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非遗,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更在学生心中种下了非遗传承的种子。丰县文体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努力,推动更多非遗项目走进校园,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为丰县文化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