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

01

3年走向世界的硬核成长 新恒源:在光伏产业浪潮中破浪前行 本报记者 季芳 徐州日报 | 2025-04-13 

一季度以来,我市光伏产业链企业江苏新恒源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恒源”)新订单、新突破动作频频,强劲的发展势头备受瞩目。

作为绿色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产业历经多年发展,竞争十分激烈。2022年投入运营的新恒源一“上车”便置身于这条竞争激烈的赛道。它是如何在激烈竞争中“杀”出重围、后来居上的?对此,记者进行了探访。

勇闯赛道

拥抱全球光伏市场新蓝海

“新恒源‘出道’时,光伏赛道确实已竞争激烈,但通过深入的行业调研及前瞻预判,我们坚信全球光伏市场增势不变,空间依旧巨大,尤其是中东等地区新兴市场。”4月8日,在新恒源公司内,总经理游勇强正和海外项目部进行视频会议,了解产品交付应用情况,商讨海外工厂建设事宜,忙得不亦乐乎。谈及进入光伏赛道的初衷,游勇强坦言,尽管市场竞争激烈、赛道拥挤,但全球光伏市场依然潜藏着巨大市场和机遇。

回看新恒源的发展历程,2021年公司注册成立、2022年投入运营,到2024年末,短短3年时间,新恒源的光伏支架产品已遍布欧洲、东南亚、中东、非洲、南美洲等地区。为持续做大海外市场,今年新恒源还启动了中东地区海外工厂的建设项目。而这,也印证了新恒源进入赛道之初对行业的预判和信心。

上月底,在“光伏行业2024年发展回顾与2025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表示,全球光伏装机将继续保持增长。

在中东、非洲等拥有丰富光照资源的地区,光伏发电市场机遇巨大,仅沙特未来十年规划的光伏装机目标便达200GW,相当于中国当前总装机量的80%。新恒源在中东布局海外工厂,充分彰显了其宏大的产业雄心。

技术突围

以创新优势塑造竞争优势

初春时节,在西藏全球海拔最高的高原山地光储电站,蔚蓝天空下,一排排蓝色光伏板整齐向阳,正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而这里的光伏支架,正是新恒源制造。

“高原山地的光伏支架,高度需在1.5米以上,以保障牧民放牧需求,还要抗风雪、抗低温、抗温差,能够承受多种复杂的载荷。”新恒源总工程师沈小杰表示,为保证高海拔地区光伏支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技术团队下足了功夫。设计上,针对山地复杂的地形,采用创新型加强结构,有效应对大风大雪等极端气候;选材上,选用耐低温耐腐蚀的锌铝镁高强钢,确保支架长期稳定。

光伏电站通常建在日照充裕、地广人稀的极端气候区域,对支架要求严苛,尤其是抗风能力。“我们紧盯行业痛点创新,用技术优势塑造竞争优势。”新恒源副总工程师王永安表示,要在激烈的市场中破局,必须以技术优势替代价格优势,只有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才能摆脱低价竞争的困境。

正是深谙这一点,新恒源推出了柔性追光支架系列产品,通过光伏跟踪器的多点同步电气联动控制技术,不仅使光伏面板阵列的同步性精度高,追光效率提升,还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了故障率,通过技术降本增效,提高了电能转化率。

针对光伏电站在“飓风”环境下的追光效率,去年,新恒源研发出了启卓Ⅱ跟踪支架,通过全域自锁结构,让光伏板以大角度迎风保护,将业内跟踪支架的抗风性能提升至新的高度。根据测试,该产品的临界风速达到惊人的69米/秒(非极限,约14级风)。凭借优越性能,启卓Ⅱ跟踪支架也是迅速通过了世界权威第三方机构SBP的审核认证,为进军中东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持续向新

加快智能应用开拓更大市场

谈及下一步的创新方向,沈小杰表示,新恒源有着超百人的专业技术团队,围绕让光伏电站更智能这一目标,研发团队持续探索智能巡检、运维、清扫等集成系统的研发,加大新型电力系统、储能系统、智能电表等延伸产品的开发力度。

作为光伏产业新秀企业,新恒源致力于为光伏产业提供高品质的光伏支架与光储EPC整体解决方案。其自主研发生产的跟踪支架、柔性支架、固定支架、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等产品,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场景的需求,为光伏组件提供更好的发电环境。目前,新恒源已拥有专利40余件、软件著作权18件,先后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当追光支架在青藏高原迎风转动,当中东工厂的施工蓝图渐次铺展,在全球光伏产业激烈的竞速赛道上,新恒源,这个年轻的徐州企业正迎风而上、全速前行。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