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晏飞
7年前,当50多岁的王培新站在小区超市冰柜前,用刚刚种好的牙齿咬下人生第一口冰棒时,霜花在齿尖迸裂的脆响激发了他体内的多巴胺。
“真棒!活到50多岁,头一次用牙嚼冰棒吃,太爽了!”这个年过半百的汉子眼中闪烁着孩童般的光亮,男人至死是少年,那份被牙齿禁锢数十载的滋味,终于在这一刻喷涌而出。
7年过去了,坐在熊猫竹子口腔医院的会议室,再次回忆起当年的情形,王培新的眼里依然有光。
唇齿间的“无期徒刑”
王培新来自贾汪区,几十年的岁月里,一副孱弱的牙齿成为他生命中沉重的枷锁。冷水是刀,热水是针,寻常人刷牙漱口的清水,于他也成为难以承受的刺激。
2018年初,王培新去新疆谈生意。在新疆的3个月,面对喷香的羊肉盛宴,他只能默默旁观。实在太馋咬了一口,羊肉丝就像在牙齿缝里安了家,迟迟不肯出来。“人家吃羊肉我只能看,实在坚持不下去了。”美食当前却如同隔岸观火,牙齿的“背叛”,生生切断了生活最本真的滋味。对王培新而言,每一餐都是小心翼翼的“刑讯”,每一次对美味的向往都伴随着现实的刺痛。“不能忍啊!”王培新说。
信任催生技术新生
2018年底,家人再也看不下去王培新的“食不知味”,将他带到徐州熊猫竹子口腔医院。检查结果触目惊心,满口牙已无保留价值。摆在面前的选择残酷而现实,要么继续忍受,要么寻求彻底重建。但当时的徐州,虽然种植牙手术已经开展多年,但是全口种植还没有被推广。
医生坦诚相告:“牙齿状况确实需要彻底解决,全口种植是目前的最优解,它能最大程度恢复您的咀嚼功能和口腔健康。虽然这项技术还没有在徐州推广,但我们医院具备资质,高级专家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面对医生专业而坦诚的分析,回想半生饮食的煎熬,王培新没有太多犹豫。“拔!种!医生,我信你们,信熊猫竹子!只要能把牙弄好,我都配合!”这份沉甸甸的信任,成了催生徐州全口种植技术实践的重要推动力。
迟来的“嘎嘣脆”
手术完成当晚,王培新直奔超市冰柜。当牙齿真正咬合,冰凉的甜意裹挟着从未有过的坚实触感直抵心间。“我以前吃冰棒只敢用舌头舔,还要在嘴里温热了才能咽下去。我一定要咬一口冰棒!”
冰棒之后,是螃蟹的鲜美、排骨的筋道——那些曾被剥夺的、属于生活的滚烫滋味迎面而来。
选择种植牙,本质是选择一种不被束缚的生活。王培新跨越五十余年的冰棒初体验,正是熊猫竹子口腔“三心”理念最生动的注脚。“良心”是精准的标尺与坦诚的勇气,医生不为短期便利牺牲患者长远健康;“爱心”是穿透表象的暖光,深刻理解他数十年“冷水热水皆成刑”的苦楚,以解除其身心桎梏为使命;“恒心”是笨拙的守护与开拓的担当,时间成为种植体品质与当初那份勇毅担当最沉默也最有力的证言。正如熊猫竹子口腔所坚信的,技术日新月异,但对疗效的执着永不褪色。
“王培新重获的是生命本该拥有的、无拘无束咀嚼的权利。”熊猫竹子口腔医院集团董事长吴聚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