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

03

触摸自然 发现奥秘 徐报小记者探秘活体昆虫博物馆 彭城晚报 | 2025-08-02 

文/图 本报记者 马思为 实习生 张羽 王赛北

7月29日上午,十余名徐报小记者走进徐州首家活体昆虫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集观察、触摸、探秘于一体的自然科学体验之旅,用双眼发现自然奥秘,用双手触摸生命温度。

色彩斑斓的独角仙晃着犄角慢悠悠爬行,翠绿的螳螂举着镰刀状前足警惕“站岗”,毛茸茸的智利红玫瑰蜘蛛伏在树枝上闭目养神……刚踏入展馆,小记者们便被眼前的“昆虫王国”吸引。

“老师,昆虫都是6条腿,但蜘蛛有8条腿,它不算昆虫对吗?”就在眼前景象让人目不暇接时,小记者姜棠薇指着蜘蛛展区举手提问,得到讲解员肯定答复后,她立刻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一发现。在整个讲解过程中现场不时响起“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声。

随着探索的脚步继续前行,触摸体验区的互动环节直接将活动推向了小高潮。在工作人员指导下,胆大的小记者率先伸出手,用指尖轻轻触碰到身披“铠甲”的甲虫:“它的壳凉凉的,像抛过光的硬塑料!”这位小记者的分享也让其他孩子跃跃欲试。

当工作人员从展柜中托出盘成圈的玉米蛇时,现场的气氛瞬间变得既紧张又热闹。在工作人员鼓励下,小记者王浩宇颤抖着伸出手指,在接触到蛇身的瞬间突然睁大眼睛,兴奋地说:“哇,冰冰滑滑的,像摸到光滑的橡皮。”原本胆怯的孩子也纷纷壮着胆子上前尝试,脸上的紧张一点点被惊喜取代,欢声笑语在展区里回荡。

告别了令人心跳加速的触摸体验区,小记者们又被生态科普区的奇妙景象吸引。

“蝴蝶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就像一场神奇的‘变形记’。”在生态科普区,讲解员一边指着标本,一边结合动态演示,生动地讲解着。话音刚落,他抛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大家知道蝴蝶蛹为什么有的挂在叶片背面,有的藏在枯枝缝隙里吗?”

“是为了躲避天敌!”“怕被雨淋坏了!”“可能是觉得那里更舒服吧!”这个问题立刻引发了小记者们的热烈讨论,看着孩子们积极思考的模样,讲解员笑着揭开了谜底:“这是它们根据环境进化出的保护色策略,能大大降低被发现的概率哦。”恍然大悟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还夹杂着几声“原来它们这么聪明”的赞叹。

从昆虫的“六足四翅”特征到甲虫外骨骼的保护作用,从蜘蛛吐丝的奥秘到玉米蛇的体温调节方式,讲解员的生动讲解让孩子们听得入迷,笔记本上很快记满知识点。“比起课本上的图片,亲手触摸、亲眼观察的感觉太奇妙了!”小记者们异口同声地说。

“课本上的图片会褪色,但亲手触摸过的温度、亲眼见过的蜕变,会刻在记忆里。”带队老师表示,此次探秘之旅不仅为小记者们的暑期添上生动一笔,更让“亲近自然、尊重生命”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萌芽。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