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2025年11月25日
语音

“密网工程”:兜住民生大小事

204名干部下沉47个新网格,“四进网格”让专业力量直达末梢;“五小装备”配齐到位,网格员待遇提升有保障……今年以来,新沂市港头镇以“织网、梳网、智网、暖网”四大行动为支柱,推进社会治理“密网工程”,通过“四网融合”破解基层治理中人手不足、数据不清、反应迟缓等痛点难题。

“织网”+“梳网”

重塑治理筋骨,摸清民生底数

治理的第一步是“看得见”。港头镇首先向网格划分“动刀”,摒弃过去单纯以村民小组为界的模式,紧密结合新型社区建设、镇区发展等现实需求,将全镇网格从39个优化调整至47个,实现了网格划分从“地理分区”向“功能分区”的跃升。

网格重塑后,治理力量随之沉淀。一支由“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构成的“1+1+N”队伍迅速组建。镇里建立“四进网格”机制——乡镇干部、基层民警、“五老”人员、志愿者共同下沉,使每个网格平均拥有超过10名专兼职工作人员。“红色引擎”植入网格:党小组长、党员中心户成为联络核心,确保组织力量在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响”。

有人手更需“底数清”。一场动员204名干部的“民生摸底”大会战全面铺开。通过逐户走访排查,20户困难家庭被重新发现,13510处住房、28309条常住人口信息被精准录入系统。随后,“三核三审”和“多源印证”机制同步落地,确保了海量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智网”+“暖网”

科技赋能减负,服务升温聚心

如果说“织网”和“梳网”是强基固本,那么“智网”与“暖网”则是提效聚心的关键举措。

治理插上“数字翅膀”。港头镇创新开发了“建筑人口”管理系统,将静态的建筑信息与动态的人口、家庭信息相关联,绘制出一张“活”的城镇运行感知图。网格员巡查发现信息变动后,通过终端即时上报,实现信息“动态孪生”,初步达成“一网治全镇”的智能治理愿景。

治理更显“民生温度”。“密网工程”不仅是管理工程,更是民心工程。港头镇通过整合编制、提高待遇,并投入22万元配备“五小装备”和专用电车,解决了网格员的后顾之忧,增强了其职业归属感。与此同时,政策宣讲、榜样评选、事项代办、矛盾协商等均可“一网搞定”,“十分钟服务圈”和24小时“全时办理”机制,让响应速度大幅提升。

探索“新沂路径”

从管理到治理的现代化转型

港头镇的“密网工程”,通过组织重构、数据夯实、智慧赋能与人心聚合的“四网融合”,实现了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发现、从粗放管理到精细服务、从单一管理到多元共治的深刻转变。这不仅是技术工具的升级,更是治理理念、组织方式和服务模式的系统性革新。

港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密网工程”为基石,全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新沂路径”,让这张精心编织的“网”,真正成为兜住民生大小事、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安全网、幸福网。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阅读付费版面提示
当前电子报需要订阅才能阅读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