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亚妮
秋日午后,阳光洒在江苏师范大学的操场上。哨声一响,身穿训练服的学生们奔跑在草坪上,汗水闪着光。虽然“苏超”徐州队今年的征程告一段落,但对徐州队的球员们来说,足球的激情依旧在延续着。
操场上,徐州队12号乔宇正与队友们进行激烈的对抗训练。带球、转身、突破、射门——动作干净利落,一如赛场上的他。完成一个进球后,他笑着告诉记者:“今年夏天,‘苏超’给我留下了很多感动瞬间,特别是最后一场比赛结束后,我们走到观众区前谢场,球迷们依旧在为我们加油,高喊‘明年再战’,那一刻真的特别难忘。”
不远处,13号花姜敏和9号姜伟在进行传球配合。足球在他们脚下快速传递,默契的节奏仿佛又让人看到了他们在赛场上并肩拼搏的画面。
“在赛场上我们是队友,也是兄弟,回到学校我们都是普通学生。”姜伟说,“如果明年还有机会,我们一定还要为徐州再战一次。”
花姜敏则提到,“苏超”不仅让他们成长,更让他看到了足球的感染力。“我们训练的时候,经常有一个小弟弟坐在场外,从头看到尾。连我们都觉得枯燥的训练,他都能看得津津有味。希望这股足球热潮能带动更多小朋友爱上这项运动。”
虽然今年徐州队惜败泰州,无缘四强,但他们所展现出的拼搏精神与热血风采,已成为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部义峰表示,足球不仅是一项竞技运动,更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
“我们在足球人才培养上,坚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仅重视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也注重综合素养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足球人才‘工具理性大于价值理性’的问题。”部义峰说,“在教学上,我们构建了‘教、赛、研’融合的课程体系,将训练从经验型升级为科学型;在培养体系上,形成了‘能力、职业、资源’三链融通的培养架构,破解了传统足球人才培养生态的孤立性。”
部义峰介绍,江苏师范大学足球运动专业已被评为江苏省品牌专业,足球学院也被立项为江苏省专业特色学院。“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加大改革力度,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助力江苏足球和‘苏超’的发展。”
绿茵场上,征途未止,青春依旧。对于这些年轻的徐州队队员来说,今年“苏超”的终点不是结束,而是新的起点。明年的赛场,他们还会再度披上战袍,为城市而战,为梦想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