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2025年07月31日
语音

王家珍: 碧血丹心照人间

文/蒋锋

王家珍,1914年出生于铜山县和畅庄一个耕读世家。他自幼跟随从事革命活动的叔父王庆惠求学,深受进步思想影响。1934年,王家珍中学毕业,考入镇江警察学校,受训9个月后被分到昆山警察局任警士。1935年,经中共党员王庆惠、王家襄介绍,王家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淞沪会战失利,上海沦陷。国民党江苏省民政厅命令昆山警察局随同省政府迁往武汉。在民族危亡的时刻,王家珍拒绝逃往武汉,携带一支匣子枪,回到家乡铜北,投入抗日斗争的烈火之中。

1938年3月,在中共铜山工委的指示下,和畅庄党支部办起抗日游击训练班,王家珍利用在警校学到的知识给学员上军事课。他讲课耐心细致、循循善诱,颇受学员们的欢迎。之后,以这个训练班为基础,组建了一支60余人的游击队。这支游击队随后编入湖西人民抗日义勇总队,1939年年初编入八路军苏鲁豫支队。王家珍随部队活跃在湖西地区。

为了扩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王家珍利用各种关系,做好统战工作。他与妻侄李绥做通国民党乡长李开金的统战工作,将其手下近百人的乡队拉了过来,编为苏鲁豫支队4大队3中队。王家珍又通过李开金的父亲,做通沛县伪籍兴科部二团团长何玉祥的工作,并向湖西地委作了汇报。地委派党委委员郭影秋对籍兴科面陈利害,迫使籍兴科率2000余人武装起义,改编为八路军苏鲁豫支队独立大队。

1939年春,王家珍任中共铜北县委巡视员。同年底,任中共铜北县委宣传部部长。他深入乡村,培养发展一批党员。如马坡村的赵瑶峰(现名李冰)、赵瑶森,要庄的曹子觉,后鹿楼的李来绥(现名李绥)、李来时,魏弯的蒋立荣,侯楼的王庆云等人,后来都成为铜北革命的骨干。

1939年冬,湖西顽军耿继勋勾结丰、沛县顽军,于11月21日雨夜,突袭千里井中共铜北办事处,制造“千里井惨案”。顽军杀害办事处副主任阎树棠、苏鲁豫支队第4大队组织股长王庆惠等百余人,还下令捉拿王庆惠的侄子王家珍和王家襄。在腥风血雨的白色恐怖下,王家珍顽强地战斗在抗日斗争第一线。

1940年5月3日,王家珍和王家襄在吴传楼参加县委会议结束后,因天色已晚,住在韩小家河党支部书记韩大明家中。因反动地主通风报信,被顽匪耿聋子派兵包围。紧急时刻,王家珍拉响身边仅有的一颗手榴弹,扔向敌人,把敌人吸引过来。王家珍身负重伤,仍以极大的毅力挣扎起来,爬到西墙边,撕开高粱篱笆,钻进院外一个高粱垛。敌人听到院内已无动静,才冲进来,循着地上的血迹,找到已昏迷过去的王家珍。敌人以为他死了,便收兵回巢。5月4日黎明,王家珍被乡亲发现,被亲人送到徐州基督医院治疗。日本宪兵得到情报后,带着伪警察闯进王家珍的病房,将他带走。1940年5月8日,王家珍牺牲在徐州监狱,走完短暂却充满光辉的26个春秋。

(作者供职于徐州市史志办公室)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阅读付费版面提示
当前电子报需要订阅才能阅读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