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2025年07月17日
语音

显红岛上苍鹭飞

刘梅

傍晚散步乘凉,我会去三八河走走,也会花上几分钟,骑上我的小电驴去显红岛。

显红岛就在三十五中斜对过,在百步洪南,原来是古泗水中一处激流冲刷的泥沙沉积成的沙洲,苏轼任徐州知州时,黄河决口夺泗,苏轼以身作则,吃住都在堤坝,带领军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洪行动。

相传,苏姑(苏轼的妹妹或养女)为救满城百姓现身黄河,自愿跳入洪流,她的牺牲感动了龙王,使得洪水退去。徐州百姓在沙洲上捞得苏姑红袍,为了纪念她,便将她留下的红色绣花鞋所在的地方命名为显红岛。这个传说不仅增添了显红岛的历史色彩,也反映了苏轼在徐州深受民众爱戴的事实。

因为这个传说,河中的小小孤岛显得沧桑了些,凝重了些,神秘了些,也可爱了些。

一进小岛,右手边有个亭子,在葱茏的大树下有点幽深,里面有人站着,微微曲体在吹萨克斯,我第一次觉得萨克斯如此迷人,深情宽广的音乐飘飘渺渺,沿着水面四散延伸开去,有一位听众坐在萨克斯手的背后默默地听。

在音乐中,我们在不远处面对宽宽的河水坐下来,坐在显红岛边缘的巨石上,脚下的青草空隙间露出的黄沙土里,满是各种各样白色的小贝壳,它们是在诉说沧海桑田吗?是在诉说时间斗转星移,诉说一个传说吗?它们翻山越岭从高原而来,从湖泊而来,从遥远的远方,最终停留在这小小的孤岛,在这一刻与我相遇,互生出深深的怜惜——它们柔软的肉体早已消失不见,但是骨骼和灵魂依旧如昨。

“爸爸,这是什么鸟?”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在问一位年轻的父亲,“是鹭鸟啊。”这位爸爸蹲下来,顺着孩子手指的方向耐心回答。“鹭鸟不是白色的吗?你看我背的诗里面有一句,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位爸爸笑了,他说:“鹭有很多种,虽然白鹭和苍鹭不是同一种鸟,但是个头都很大。”他们一边说着话一边沿着岸边小径走过去了。风贴着湖面吹来,带来水凉丝丝的气息,一只苍鹭从故黄河西岸起飞,掠过水面从我们身侧向显红岛深处飞去,有时候是三两只一起飞,飞入树冠便不见了。文友眼尖,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看见一根临水的树枝上站着一只鸟,它始终不会飞,不知道是受伤了,还是一只不太会飞的雏鸟。一只大鸟从高处俯冲,蜻蜓点水一样又水面上飞起时,嘴里已经衔着一条银光闪闪的小鱼,向树枝上的那只水鸟飞去。

傍晚,它们飞进显红岛是准备休息了吧。我顺着鸟飞的方向看,巨大的树冠应该就是鹭鸟的家。在目光所及的远处,有红红粉粉的几棵树,走近一看是紫薇,这个季节,正是紫薇花怒放的季节。碧绿的河水,青翠的小岛,突然冒出的这几树花尤其好看,令小岛活泼起来。我第一次知道紫薇竟然有这么多颜色,五棵树,五种色彩。火红,粉红,淡粉,淡紫,纯白色,每一枝都密密麻麻,一朵挨着一朵,形成一个花冠,在微风中轻轻抖动。

我们往回走的时候,路灯次第亮了,沿河的灯光秀美得炫目,不远处的汉桥更是金碧辉煌,似富丽堂皇的宫殿,而另一侧,文友指着让我看显红岛与外界相通的小桥,因为树枝的掩映,因为水面的倒影,因为傍晚升起的丝丝水汽,看起来就像幻境,美得那么不真实。附近的市民晚饭后三三两两来乘凉了,他们坐在木椅上谈古论今,讲刘邦,讲项羽,讲黄河夺泗,讲显红岛的传说……几个孩童一边舔食雪糕,一边津津有味地听故事。

萨克斯手仍在吹他心目中的曲子,小麻雀在岛上飞,鹭鸟扇着宽大的翅膀,从我们的头顶飞过,陆陆续续钻进深深的枝叶间。安静的故黄河风景优美,已经成为人和自然万物的休闲天堂。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阅读付费版面提示
当前电子报需要订阅才能阅读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