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也就是蝉的幼虫(丰沛方言叫“结了猴”或“结了龟”),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以及独特的口感,成为餐桌上的一道特色美食。每年这个时候,丰县农村的树林中总能看到手电筒的光点闪烁。
文/本报记者 邓璇
图/本报记者 孙井贤
“时间差不多了,开捉!”7月1日晚近8点,丰县凤城街道果园村的一群村民一手拎着红色小桶,一手打着手电,钻进了一片柳树林。
村民们这是要干啥?原来,他们是风雨金蝉养殖基地负责人张敬昂请来捕捉金蝉的周边农户。
按照“结了龟”们爬行的速度,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将会在5分钟之内,爬到高处的树枝,然后在30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蜕壳、化蝉。
“每棵树上都会缠一圈胶带,‘结了龟’爬到这就很难上去了,方便我们逮。”村民张大姐一边说着,一边伸手一撸,树上的五六只金蝉便被收入桶中,速度快得记者都跟不上。
为了防止金蝉蜕壳、化蝉,刚捉来的金蝉需要立即处理。张敬昂和工作人员将金蝉倒入清水中浸泡,既能清除金蝉身上的泥土,也能保持鲜活状态,整个过程紧张有序。
与此同时,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正在基地里进行。“欢迎大家进入直播间,咱家的金蝉都是现捉的,个头大,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打在公屏上。”镜头前,主播一边捞起刚捉到的金蝉展示,一边介绍养殖流程。直播不仅提升了销量,也让消费者更放心。
“丰县出产的金蝉个头饱满,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油炸、干煸、烧烤都好吃,是夏日餐桌的必点菜。”收购商张浩边称重边说。
为何这里的金蝉品质好、个头大?这都得益于当地的土壤。沙土虽然种植农作物收益不高,但非常适合树木生长,这为养殖金蝉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和条件。
作为果园村的养殖大户,张敬昂目前已承包了500亩林地。“一晚上能捉到4万到5万只,高峰期一晚超过10万只,现在每亩收益可达1万元到1.2万元。”张敬昂说。
捉金蝉,这个曾经的农村夏夜传统,如今已经成了赚钱的好生意。除了销售金蝉,基地还开展孵化育种,延长产业链,吸引了众多外地客商前来洽谈合作。
金蝉撬动“金土地”,土里钻出“金疙瘩”。人工林下养殖金蝉,正成为当地一项富民产业,带动越来越多的村民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