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年龄28岁的常州队,实力差距明显,却踢出了最快乐、纯粹的足球。
“苏超”第六轮,常州队在一粒进球被判无效的情况下与对手战平,拿到开赛以来第一分。赛后淮安市体育中心客队更衣室内一尘不染,“常宝”在白板上留下了“带3分回家”“加油常州”等鼓励自己的话语。7月7日,有网友在“常州发布”推文后跟评“那一球应该是有效的”,“常州发布”回应:遵守规则,尊重规则,下一场继续拼!
他们都曾有过职业足球梦
常州队平均年龄28岁,是苏超所有参赛队中最老迈的一支,同时也是职业化程度最低的一支,队里有建筑公司资料员、银行客户经理、小学体育老师,还有高三学生。
尽管实力差距悬殊,但常州队的球员为热爱而战,每一场比赛都全力以赴,拼到最后一分钟。“输赢没关系,只要尽力就好。”教练的这句话,实则道出了最朴素的体育精神。
常州队里球员大多师出同门,都曾是常州各级市队的球员。他们也都曾有过属于自己的职业足球梦,而所有的梦无一例外,全都戛然而止。
舆论场上铺天盖地的梗,成就了“苏超”当下的空前人气。其中,排名垫底的常州队,则是最受青睐的玩梗对象,常州队的球员们当然都懂得规矩。他们能接受自己被当作梗的主角,也时常会被那些幽默甚至略显刻薄的梗逗笑。然而,作为球员,他们渴望的始终是胜利——尤其是这支球队里那些30岁上下的球员,这种渴望肉眼可见地强烈。对于这群曾经的足球少年、如今的“过期少年”,胜利不仅是为了捍卫城市的荣誉、回应球迷的期待,也是为了给他们自己以及他们的足球梦一个交代。
找回状态,有队员瘦了20斤
常州全队仅一名职业球员,积分始终处于“苏超”13支参赛队末位,进球数为零。但是,队员在逆境中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以及常州被“虐”得起、“接梗”自嘲的豁达自信使舆论由起初的调侃、戏谑转为几乎全方位的支持,鼓励常州队“进一球”“赢一场”。在第五轮主场与南京队的雨战中,常州队错过一次得分机会,主教练在场边掩面长跪。
常州队边卫王金鑫回忆,常州队去年底开始训练,是从恢复体能的基础训练开始的。他坦白讲,要是以原先的体能,自己“两场球就踢不动”,因为缺失系统性训练,“肌肉力量下滑,体重上升”。
一点点找回状态需要时间和实战。王金鑫恢复训练后已经瘦了12斤,同队还有一名队员张睿,瘦了20斤。
后卫球员秦一帆,曾经效力于上海申梵俱乐部。由于欠薪等问题,这支中乙球队在2019年被主管部门取消注册资格,无球可踢的秦一帆只能回到家乡。秦一帆始终觉得,既然是竞技体育,全力争胜便始终是第一要务。不过,他倒也乐见更多的人来“看热闹”——无论对方怀揣着怎样的动机:“有人说‘我上我也行’,那么你就真的来踢踢看呗。对于提升城市的足球氛围,有关注终归是好事。”
目前,秦一帆是常州青少年梯队的教练,他认为,“苏超”的一大价值就是能够为现在的这群足球少年和未来的足球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当然,作为“过期少年”,秦一帆也有自己小私心:“如果踢得好,我也可以在孩子们面前显摆显摆,告诉他们,你们的教练水平还是可以的。”
“其实更像是自己在和自己较劲”
顾志强曾是长春亚泰预备队的球员。2019年末,顾志强最终选择离开长春亚泰,少年的心里只有满满的不甘——毕竟,他距离自己设定的“职业”标准,仅有一步之遥。回到江苏后,他也曾接触过几支中乙球队,最终都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
顾志强说:“那时候就想明白了,得告别职业这条路了。”
“苏超对我来说,有点‘第二春’的意思。”顾志强说,这一次和曾经的队友、同学、师兄和师弟一起再度踏上绿茵场,让他找回了当年做运动员时的感觉。
“其实更像是自己在和自己较劲。”常州队门将顾志强说,“大家都想证明自己。”
边后卫迟升是一名小学体育老师,和队友们一样,少年时代也曾入选常州市队。迟升说,即便是在小时候,自己也并没有太多关于成为职业球员的梦想,因此也谈不上放弃职业道路。在他看来,这源于对自己能力的清楚认知:“在队里我就是一直是中游水平。”
迟升回忆:“当身边同龄的队友一个个都被挑走,只有你还一直留在队伍里的时候,自然也就不会去想踢职业的事情了。”这并不意味着迟升全无梦想。他只是单纯地喜欢足球,单纯地喜欢踢球。因此,他希望有一个表现的舞台。现在,舞台就在这群曾经的少年面前。
或许,“过期少年”们真正想要证明的是,自己的热爱是有价值、自己的付出是能够看到回报的、自己曾经的梦从来不是那般虚无缥缈的。
据 解放日报 澎湃新闻 常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