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

07

打卡徐州夜色,就得这么玩! 都市晨报 | 2025-10-14 

文/本报记者 范海杰

图/本报记者 许晨 田镕玮

听闻徐州“夜经济”独具特色,外地游客老杨一家特地趁着假期从临沂赶来徐州,就为亲身感受这份夜晚的热闹与精彩。在徐州最热闹的地方之一——云龙区的夜晚,老杨一家探寻这里“夜经济”的繁荣景象,在每一处灯火、每一个场景里感受惊喜与活力。

刚走到户部山月光市集入口,老杨一家就被眼前的热闹吸引住了。霓虹灯把青石板路染得五光十色,每个摊位都灯影摇曳,游人穿梭在街道上,古韵新辉交织成一幅夜景图。老杨举着手机拍个不停,老伴拉着孙子蹲在手工饰品摊前挑选,耳边是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与欢笑声,恍惚间像闯进了一幅流动的市井画卷。

顺着石板路往南走,回龙窝的夜色让人眼前一亮。青砖灰瓦在灯光勾勒下透着古韵,飞檐翘角映在水池里晃出闪耀光影。不少游客举着相机在网红景点前排队打卡,穿汉服的姑娘们提着宫灯走过,仿佛穿越千年。老杨给老伴拍了张倚着雕花栏杆的照片,背景里的红灯笼连成串,他笑着感慨:“这才是既有老味道,又有新景致啊。”

民富园夜市的烟火气最是动人。刚走近就闻到烤冷面的焦香,红棚子底下挤满了人,炒凉粉的铁锅里滋滋作响,老板娘扯着嗓子报菜名。老杨买了烤肉筋,香气直钻鼻子,孙子捧着大杯冰粉吃得欢,老伴则在隔壁摊位挑了双软底拖鞋。看着周围市民和游客挤在一块儿吃得热辣,老杨觉得这才是夜生活该有的温度,热热闹闹,踏踏实实。

文/本报记者 范海杰

图/本报记者 许晨 田镕玮

听闻徐州“夜经济”独具特色,外地游客老杨一家特地趁着假期从临沂赶来徐州,就为亲身感受这份夜晚的热闹与精彩。在徐州最热闹的地方之一——云龙区的夜晚,老杨一家探寻这里“夜经济”的繁荣景象,在每一处灯火、每一个场景里感受惊喜与活力。

刚走到户部山月光市集入口,老杨一家就被眼前的热闹吸引住了。霓虹灯把青石板路染得五光十色,每个摊位都灯影摇曳,游人穿梭在街道上,古韵新辉交织成一幅夜景图。老杨举着手机拍个不停,老伴拉着孙子蹲在手工饰品摊前挑选,耳边是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与欢笑声,恍惚间像闯进了一幅流动的市井画卷。

顺着石板路往南走,回龙窝的夜色让人眼前一亮。青砖灰瓦在灯光勾勒下透着古韵,飞檐翘角映在水池里晃出闪耀光影。不少游客举着相机在网红景点前排队打卡,穿汉服的姑娘们提着宫灯走过,仿佛穿越千年。老杨给老伴拍了张倚着雕花栏杆的照片,背景里的红灯笼连成串,他笑着感慨:“这才是既有老味道,又有新景致啊。”

民富园夜市的烟火气最是动人。刚走近就闻到烤冷面的焦香,红棚子底下挤满了人,炒凉粉的铁锅里滋滋作响,老板娘扯着嗓子报菜名。老杨买了烤肉筋,香气直钻鼻子,孙子捧着大杯冰粉吃得欢,老伴则在隔壁摊位挑了双软底拖鞋。看着周围市民和游客挤在一块儿吃得热辣,老杨觉得这才是夜生活该有的温度,热热闹闹,踏踏实实。

夜晚烧烤摊是徐州最勾人的存在。老杨一家找了个露天小桌,刚坐下就被隔壁桌烤羊腰的香气勾得直咽口水。肥瘦相间的羊肉串在炭火上翻烤,油脂滴落瞬间腾起白烟,撒上孜然和辣椒面,光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孙子啃着烤鸡翅含糊不清地说:“比家里好吃!”老杨笑着点头,这烟火气里藏着的,正是徐州人最实在的热情。

徐州印象城外的小广场成了孩子们的水上乐园。彩色喷泉随着音乐变幻,水珠在灯光下闪着碎钻般的光。孙子早就按捺不住,脱了鞋就冲了进去,和一群孩子追着水浪跑,笑声比音乐还响。老杨和老伴坐在旁边的长椅上,看着孩子们湿漉漉的笑脸,晚风带着水汽吹过来,驱散了白天的燥热。这一份简单的快乐,让老杨觉得心里暖暖的。

云龙万达广场的夜色别有一番滋味。每到夏天,商场外的露天咖啡坐满了人。老杨陪着老伴在服装店里转了转,又带孙子去买了冰淇淋。一家人坐在广场上看着霓虹招牌闪烁,听着轻音乐在空气中流淌,既有都市的时尚感,又不失夏夜的悠闲。老杨望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忽然明白云龙的“夜经济”为何如此动人——它既有烟火气,又有精致感,总能让人找到属于自己的惬意。

从户部山的古街夜市,到云龙万达广场的现代商圈,老杨一家的夜游之路串起了云龙“夜经济”的万千气象。这里有传承百年的市井味道,也有与时俱进的时尚体验;能让孩子在水花里尽情撒欢,也能让长辈在晚风里感受岁月静好。烟火气与精致感交织,传统与现代碰撞,构成了云龙夜晚最动人的模样。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