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

04

药香袅袅+五禽戏浮雕 华佗广场——彭城七里又一热门打卡地 都市晨报 | 2025-10-14 

本报讯(记者 张瑾)国庆中秋假期,“彭城七里”城市更新项目之一的华佗广场成为市民与游客争相探访的文化地标。坐落于徐州饮食博物馆南侧的这座开放广场,依托华佗与徐州的深厚历史渊源,通过华佗像、五禽戏浮雕等元素,将中医文化的千年积淀巧妙融入现代城市肌理。

矗立在广场上的华佗像高4.5米,面南背北。雕像中的华佗身背药葫芦,手持木药箱,衣袂轻扬,仪态从容。该塑像原立于徐州市中医院病房楼前的花园内,由徐州雕塑家李本华设计,选用汉王青石精心雕琢而成,基座上镌刻着徐州籍艺术家李可染所题的“神医华佗”四字。

据《后汉书·华佗传》及地方志记载,华佗曾在徐州行医十余载,后被曹操处死,其弟子樊阿将其首级归葬于彭城南门外,后人亦在此修建了华佗庙以示纪念。1956年,徐州市中医院选址于此。1985年,徐州中医林世炘等人倡议为华佗立像。次年,雕像落成。

国庆中秋假期,与中药铺毗邻的华佗广场药香袅袅,华佗像与墙上的五禽戏浮雕相映成趣。作为“彭城七里”城市更新项目中的重要文化节点,广场将雕塑艺术融入街巷空间,成为彭城七里“城市画卷”中独具中医文化特色的标识。

华佗像设计者、徐州文化馆原副馆长李本华介绍,雕像中华佗的服饰纹样、药箱形制等细节均严格考据汉代规制,以“悬壶济世”之姿传递医者仁心。“这尊华佗像不仅见证着徐州作为华佗行医故地的历史,更以公共艺术的形式,唤醒市民对中医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在彭城七里的沿线,李本华还创作了彭祖、铁牛等多处雕塑地标。

如今,华佗广场已成为彭城七里“土城汉风”单元上的一处重要文化标识。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