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

09

胎儿超声软指标异常? 市妇幼保健院胎儿医学亚专科破解孕期焦虑 都市晨报 | 2025-09-24 

文/本报记者 刘泓雨 通讯员 张彤

图/本报记者 岳圣

经过认真备孕,阿红(化名)终于盼来自己的孩子。怀孕快6个月时,她在外省老家产检,各项检查都很正常。可是在做四维III级彩超检查的时候,医生告诉她:“目前没有发现明显的结构异常,但是胎儿心脏内有增强的光点,且有肾盂增宽的情况。这是两项超声软指标,需要进一步产前诊断。”

阿红很焦虑,担心好不容易得来的孩子不健康。在得知徐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开设了胎儿医学亚专科后,阿红怀着期待和忐忑找到产科六病区主任孟庆勇问诊。

什么是胎儿超声软指标?

胎儿超声软指标是指超声检查中发现的非特异性微小异常,通常不直接表明胎儿存在结构畸形,但可能与染色体异常或其他风险相关。

常见的胎儿超声软指标异常包括以下方面:

1.心室内灶性强回声

左心室内出现点状强回声,多数为乳头肌或腱索的微小钙化,不影响心脏功能。

2.肾盂轻度分离

中孕期肾盂宽度≥4mm,晚孕期≥7mm,可能与胎儿憋尿或泌尿系统发育延迟有关,需动态观察。

3.肠管回声增强

肠管回声强度接近骨骼(2—3级),发生率约1%—2%。可能与胎粪滞留、病毒感染或染色体异常相关,需结合病毒筛查及动态超声评估。

4.脉络丛囊肿

侧脑室内脉络丛区域出现无回声区,直径通常3mm—10mm,中孕期发生率约1%—2%。多数为一过性,孕26周后消失。

5.鼻骨短小或缺失

表现为鼻骨长度小于同孕周第五百分位数。

6.单脐动脉

表现为脐带仅含一条脐动脉,发生率约0.5%—1%。多数预后良好,需排查心脏、肾脏等结构畸形及染色体异常。

超声软指标异常需要干预吗?

一旦出现软指标异常,是否需要功能治疗?具体哪些需要治疗,哪些不需要治疗?这是很多孕妇担心的问题。孟庆勇表示,如果在孕期做彩超提示胎儿存在软指标异常,一般单一的软指标不合格,不用过于担心。

“我们在临床上常见肠管增宽的情况,但是观察以后可能在蠕动的过程中就又恢复正常了。还有很多情况是这次查肠管增宽,下次还增宽,很多孕妇就担心胎儿会不会存在畸形,其实孩子出生以后,如果大便没有特殊的异常情况,也就是正常的。”

当然,软指标异常提示某些潜在风险,但是随着孕周的增长,异常情况可能会消失。孟庆勇同时强调,如果有两个以上指标存在异常,孕妇就需要做产前诊断了。

胎儿医学亚专科

用科学破解焦虑

每位家长在迎接新生命到来时都会非常重视和期待,但他们最害怕的就是“万一胎儿不健康该怎么办?”遇到这种情况该怎样处理?需不需要治疗?还是继续观察?什么情况需要引产?所有这些知识,准父母们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有的年轻家长会上网查询这些知识,但往往不成系统,也有很多人会把危害放大。”孟庆勇表示,“有些家长担心不能继续妊娠的情况,其实是比较轻的问题,很多在后期甚至出生以后都可以矫正。”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在苏北地区率先开展胎儿医学亚专科,整合超声科、遗传医学中心、新生儿外科等多学科资源,通过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明确软指标的临床意义,避免过度干预。同时为复杂胎儿疾病提供“一站式”诊疗方案,从产前诊断到产后治疗无缝衔接。

“有些在过去认为需要终止妊娠的情况,比如严重心脏畸形,随着医疗水平发展,尤其是新生儿科的技术成熟,都能得到很好的治疗。”孟庆勇最后补充道,“其实哪怕有两项软指标异常,坏结果的概率也是比较低的,绝大多数家庭都能喜获健康宝宝。”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