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

02

05后女生的别样“苏超”赛场 一个Z世代的多元成长样本 都市晨报 | 2025-09-22 

文/本报记者 刘浚豪

图/本报记者 厉洪亮

当激昂的战歌响彻徐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一群姑娘随着动感音乐舞动,灿烂的笑容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激情的律动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个人。

17岁的孙凡雅便是其中之一。这一刻,她是活力四射的啦啦队员,用青春的身姿点燃全场热情;下一刻,她可能正身着传统服饰,在另一个舞台上用心演绎着徐州琴书的悠扬韵律,给古老的传统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力。

作为标准的05后,孙凡雅的身上凝聚着Z世代的鲜明特质。

既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也会是文化传承的创新者,还可以在舞台上展现自我。他们既能在虚拟世界中游刃有余,也能在现实社会中绽放光彩。敢于展现真我,这正是新时代年轻人最真实的模样。

在这个被标签化的时代,孙凡雅和她的同龄人正在打破刻板印象,用行动证明Z世代不是被定义的群体,而是自我定义的一代。

他们穿梭于多元文化之间,用独特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故事。

Z世代的“斜杠青春”

孙凡雅的艺术之路始于童年,从那时起,她便于舞台结下了缘。

“大概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家人安排我去当童模,我觉得还是挺好玩的。”孙凡雅拿出手机展示一张自己小时候的照片笑着说,“后来大概7岁时,我还当了小主持人。我很喜欢表演,我觉得舞台就是为我准备的,上台表演让我有一种荣誉感。”

“掐指一算,我好像也学了不少东西。”孙凡雅介绍,从小家里往艺术方向来培养自己,除了舞蹈,她还曾学习过T台模特、播音主持、古筝、戏曲等,其中最喜欢的是播音主持。

“大概6年前,我很荣幸入选参加了一档某地电视台主办的中秋节目,在台上表演快板说唱。既能上台表演,还能介绍传统文化,那真是一次蛮特别的体验。”孙凡雅说。

如今的孙凡雅就读于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

“可能有人觉得我们的专业就是学习如何带小朋友,毕业后当幼师‘带娃’。但其实我们这个专业也要会跳舞画画呢。”孙凡雅介绍道,“我们这个专业可以说是‘面面俱到’却又‘浅尝辄止’,不用学得太深,但也要掌握一定的能力。因为从小就接触了舞蹈,所以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小问题。”

也正是多年来积累的舞蹈功底,让孙凡雅成为了“苏超”赛场啦啦队的一员。

“因为是代表我们徐州表演,上场后面对那么多的现场观众,刚开始还有点紧张,但想到能为家乡表演,我就觉得很自豪,更有动力了!”孙凡雅表示。

除了啦啦操,孙凡雅还曾参演了徐州琴书《时代楷模张桂梅》。“老师要求每个动作都要到位,每个字要清晰准确地送到观众耳中,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孙凡雅表示,训练过程中,自己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希望能用自己的努力来将它传播更广。

与此同时,她还会熟练运用社交媒体,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展示自我。“我觉得徐州文旅和‘苏超’结合得太好了,趁着这一热点,很好地宣传了我们的家乡徐州。”简单直白的一句话,流露出Z世代用创新方式传播传统文化的智慧,彰显了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

台前幕后

多元身份的自由切换

这么一位热爱舞台的女生,想必一定是“社牛”吧,其实,孙凡雅自称“社恐”。

“刚开学自我介绍时、竞选班干部时,我都有点局促、紧张的感觉,就是觉得面对着这些要朝夕相处多年的老师同学,担心给他们留下不好的印象。”孙凡雅说,“我是有些在意别人的看法的。特别是表演时,会询问老师、同学们的意见,改进自己的表演。”

“其实我不是‘E人’,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我好像更像是‘阳光讨好型人格’,比较在乎别人的看法和感受。”孙凡雅介绍。这一反差凸显了Z世代复杂的心理状态,既渴望表现自我,也需要别人的认可。

孙凡雅就读于学前教育专业,但固定

Z世代的“斜杠青春”

孙凡雅的艺术之路始于童年,从那时起,她便于舞台结下了缘。

“大概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家人安排我去当童模,我觉得还是挺好玩的。”孙凡雅拿出手机展示一张自己小时候的照片笑着说,“后来大概7岁时,我还当了小主持人。我很喜欢表演,我觉得舞台就是为我准备的,上台表演让我有一种荣誉感。”

“掐指一算,我好像也学了不少东西。”孙凡雅介绍,从小家里往艺术方向来培养自己,除了舞蹈,她还曾学习过T台模特、播音主持、古筝、戏曲等,其中最喜欢的是播音主持。

“大概6年前,我很荣幸入选参加了一档某地电视台主办的中秋节目,在台上表演快板说唱。既能上台表演,还能介绍传统文化,那真是一次蛮特别的体验。”孙凡雅说。

如今的孙凡雅就读于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

“可能有人觉得我们的专业就是学习如何带小朋友,毕业后当幼师‘带娃’。但其实我们这个专业也要会跳舞画画呢。”孙凡雅介绍道,“我们这个专业可以说是‘面面俱到’却又‘浅尝辄止’,不用学得太深,但也要掌握一定的能力。因为从小就接触了舞蹈,所以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小问题。”

也正是多年来积累的舞蹈功底,让孙凡雅成为了“苏超”赛场啦啦队的一员。

“因为是代表我们徐州表演,上场后面对那么多的现场观众,刚开始还有点紧张,但想到能为家乡表演,我就觉得很自豪,更有动力了!”孙凡雅表示。

除了啦啦操,孙凡雅还曾参演了徐州琴书《时代楷模张桂梅》。“老师要求每个动作都要到位,每个字要清晰准确地送到观众耳中,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孙凡雅表示,训练过程中,自己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希望能用自己的努力来将它传播更广。

与此同时,她还会熟练运用社交媒体,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展示自我。“我觉得徐州文旅和‘苏超’结合得太好了,趁着这一热点,很好地宣传了我们的家乡徐州。”简单直白的一句话,流露出Z世代用创新方式传播传统文化的智慧,彰显了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

台前幕后

多元身份的自由切换

这么一位热爱舞台的女生,想必一定是“社牛”吧,其实,孙凡雅自称“社恐”。

“刚开学自我介绍时、竞选班干部时,我都有点局促、紧张的感觉,就是觉得面对着这些要朝夕相处多年的老师同学,担心给他们留下不好的印象。”孙凡雅说,“我是有些在意别人的看法的。特别是表演时,会询问老师、同学们的意见,改进自己的表演。”

“其实我不是‘E人’,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我好像更像是‘阳光讨好型人格’,比较在乎别人的看法和感受。”孙凡雅介绍。这一反差凸显了Z世代复杂的心理状态,既渴望表现自我,也需要别人的认可。

孙凡雅就读于学前教育专业,但固定的专业并不意味着未来是固定的。“毕业后其实我更想当主持人,不管从事哪一行都想在舞台前展示自己。”孙凡雅笑着说。

这就是Z世代对职业规划的新观念,专业不一定要限制发展方向,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这种开放的心态,让他们能够在多个领域尝试,最终找到真正契合自己的方向。

孙凡雅不仅参加啦啦队表演,还担任学校广播站主持,更在寒假期间在徐州东站做志愿者。“帮助他人虽然很累,但觉得每一次付出很值得。”

她的多元身份令人惊叹:啦啦队员、广播站主持、志愿者……而多角色切换能力正是Z世代的特征之一。他们拒绝被单一标签定义,而是不断尝试探索自我边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年轻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早地开始思考“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些问题。

家庭与自我

新时代的成长之路

孙凡雅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支持,她与父母的关系也反映了Z世代的特点。

“妈妈很强势,我很尊重她,但我也要争一口气。”这种既尊重又保持自我的相处方式,展现了家庭关系的新变化。

“我觉得家庭环境还是很重要的,我妈妈也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她一直以望女成凤的心态教育我、要求我,虽然小时候确实学了很多东西,也很累,但我也很感激妈妈对我的教导。”孙凡雅介绍,因为工作的关系,父亲平时陪伴我的时间较少,“所以每次团圆都觉得是一年里最幸福的时刻。”

孙凡雅始终认为自己的父母“很有想法,潜移默化影响着自己的思维”。当父母吵架时,她会主动劝架,而父母“都很尊重自己的想法”。这种平等的家庭互动,塑造了Z世代独立自主又富有责任感的特质。

偶尔父母吵架时,孙凡雅便会去劝架,“我会先敲敲门,对他们说‘你们不要再吵啦’,他们虽然可能还在气头上,但都很尊重我,便不再争吵了,冷静之后,气也就消了。”

更注重与孩子的平等对话,更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这种家庭环境的转变,培养出了更有主见、更善于表达的新一代。孙凡雅能够在多个领域自信地展示自我,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家庭给予的支持和空间。

绿茵场上,当音乐响起,青春的身影再次舞动,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表演,更是一个个梦想在闪光。这支从校园走出的啦啦队,正在用她们的方式,向所有人展示着徐州的青春力量,证明着坚持与热爱的价值。

每一次跳跃,每一次旋转,都是对青春最好的礼赞,也是对“生命因追求而精彩”的最佳诠释。她们用行动告诉我们:只要心怀热爱,每个人都能在人生的舞台上跳出最美的舞蹈。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孙凡雅这群Z世代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适应力和创造力。他们既能扎根传统,也能面向未来;既能个人奋斗,也能团队协作;既能追求梦想,也能担当责任。这种全面发展的素质,正是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特质。

很多年轻人都在探索中前行,在尝试中成长。他们可能会迷茫,可能会失败,但始终保持着前行的勇气和学习的热情。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青春最动人的底色。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Z世代正在各个领域崭露头角。他们用独特的方式回应时代的呼唤,用创新的思维解决现实的问题,用饱满的热情投身社会的建设。孙凡雅的故事只是千千万万Z世代青年的一个缩影,但这个缩影却折射出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和一代人的成长。

展望未来,相信像孙凡雅这样的年轻人将继续以开放的心态拥抱传统,以创新的精神面向未来,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种文化自信与时代担当,正是Z世代献给这个时代最宝贵的礼物,也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图① 训练中的孙凡雅表情专注。

图② 孙凡雅和队友们赛前的日常训练。

图③ 训练中小憩。

图④ 小时候的孙凡雅就向往舞台。

图⑤ 徐州啦啦队成为“苏超”赛场的靓丽风景线。

(图④⑤为受访者提供)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