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

03

八小时外的健康守护 都市晨报 | 2025-09-12 

傍晚5点半,徐州市康复医院(以下简称“康复医院”)的门诊大厅却依然人流如织。不同于往常的下班时间,这里的夜间门诊刚刚拉开序幕。白天的繁忙似乎在这里得到了延续,却又多了一份晚间特有的宁静与温馨。

近日,徐州全面推进夜间门诊服务体系建设,全市已有29家医疗机构开设79个科室的夜间门诊。这项便民服务成效究竟如何?带着这个疑问,我走进康复医院夜间门诊,跟随患者的脚步,一探究竟。

“来,坐!”走进夜间门诊室,只见值班的骨关节康复科主治医师井贵龙正热情地招呼着刚下班赶来的患者王先生。

“井医生,我去年做了骨折手术,但白天上班实在请不了假,后续的康复治疗一直没法做,今天特意来看看。”王先生擦着额头的汗,脸上洋溢着笑容。

诊室里,井贵龙仔细查看王先生的患处,专业地按压小腿部位。“这里疼吗?有没有麻木感?”他关切地询问着。

经过仔细问诊,井贵龙很快给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我也跟随王先生来到了二楼的治疗室。

治疗室内,仪器发出轻微的嗡嗡声。王先生躺在治疗床上,微微闭上眼睛。“感觉很舒服,暖暖的,酸痛感减轻了不少。”

“我们现在采用物理因子治疗,包括中低频电疗和热疗,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和僵硬。”理疗师一边操作设备一边介绍道。

治疗间隙,王先生和我聊起了就医经历:“之前出院后为什么没继续做康复治疗?白天上班请不了假,去过几次私人理疗馆,但费用高且不能享受医保报销,也拿不准他们的水平,就一直耽搁着。现在晚上来治疗,不影响工作,还能走医保,真是解决了大问题。”

一旁的理疗师也补充道:“我们夜间门诊8月25日重新开设,目前周一、三、五是康复科,周二、四是内科。时间从下午5点到晚上9点。”

其实,康复医院早在去年就尝试开设夜间门诊了,不过那时候知道的人不多。如今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更多患者能够了解并享受到这项便利。

“我们医院前期调研发现,很多上班族、学生群体白天就诊不便,延误了最佳康复时机。”康复医院门诊办副主任邹学彤表示,康复医院的诊疗特色非常适合开设夜间门诊,像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折术后康复这类疾病,都需要持续规范的治疗,现在患者下班后过来接受治疗,既不影响工作,又能获得专业的医疗服务。

治疗结束后,王先生尝试着走了几步,脸上露出笑容:“感觉轻松多了!晚上来做治疗,什么都不耽误。”

在医院走廊,我还遇到了几位正在等候就诊的年轻人。“我是办公室文员,长期伏案工作导致颈椎不好。”“白天没时间看病,晚上来做理疗,工作健康两不误。”……话语中,无不是对这项便民服务的由衷赞许和对健康生活的真切期盼。

“目前,我们开设了康复科和内科夜间门诊,未来还会考虑增加更多科室,让更多市民受益。”邹学彤表示,医院将会根据患者需求,实时调整和提升夜间门诊服务。

据介绍,为了确保夜间门诊的服务质量,医院还建立了完善的值班制度和管理流程。从挂号、就诊到治疗,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确保患者能够获得与白天无差别的医疗服务。

通过开设夜间门诊,康复医院不仅将专业康复服务延伸到八小时之外,更为市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就医选择,让医疗资源在时间维度上实现了更合理的配置。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夜间门诊的推广和应用,是徐州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和完善的一个生动缩影,展现了城市医疗体系对市民需求的精准回应,提升了整个城市的医疗服务水平,更体现了徐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在医疗领域的创新担当。

■记者手记

在徐州市康复医院夜间门诊的采访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医疗服务的细微创新如何切实改变人们的生活。夜间门诊这盏灯,照亮的不仅是诊室,更是无数人的健康之路。

王先生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白天忙工作,晚上治伤病,现在终于两不耽误了。”这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夜间门诊服务的核心价值,那就是让医疗服务适应人们的生活节奏,而不是让患者去适应医院的时间表。这种转变不仅仅是服务时间的延长,更是服务理念的升华。

在采访中,我看到医护人员用专业和爱心守护着夜间就诊的患者,看到患者脸上洋溢着安心和满意的笑容。这些都让我感受到,医疗服务的改进不仅仅是流程的优化,更是人文关怀的体现。

医疗服务的点滴改进,关乎百姓切身获得感。夜间门诊这盏灯,应当越点越亮,越照越远,让更多市民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和关怀。这正是徐州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是这座城市持续提升民生福祉的最好证明之一。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