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

16

婚前转身:我与幸福的另一种相遇 都市晨报 | 2025-09-11 

倾诉人:文君 年龄:26岁 性别:女 职业:公司职员 倾诉方式:微信 记录整理:婼文

如果在婚礼前一周,你发现即将共度一生的人,连同这场婚姻,都与你期待的模样背道而驰,你会选择将就着踏入礼堂,还是鼓起勇气按下暂停键?有人说“劝和不劝分”,也有人说 “婚前睁大眼睛”,可当父母的干预、伴侣的妥协、自己的委屈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时,“后悔”二字又该如何定义?于我而言,那场在婚礼前的分手,不是失败的落幕,而是自我救赎的开始——我没有丝毫后悔,因为我终于在混沌中,找回了想要的生活模样。

从心动到将就:5年恋爱里的温水煮青蛙

我和章木的恋爱,始于大学图书馆的一次偶然。那天,我抱着一摞专业书差点摔倒,是他伸手扶住了我,指尖碰到一起时的温度,连同他那句 “小心点”,成了我青春里最温柔的注脚。后来,我们一起泡图书馆、挤公交车去吃特色麻辣烫、在跨年时裹着同一件羽绒服看烟花……那时的他,会记住我不吃香菜,会在我身体不舒服时熬好红糖姜茶,会认真听我讲那些天马行空的职业梦想。我以为,这样的心动会一直延续到婚姻里,所以在他毕业3年后拿着戒指求婚时,我几乎没有犹豫就点了头。

可筹备婚礼的过程,像一把钝刀,慢慢割开了我们之间温情的假象。起初是拍婚纱照,我喜欢简约的森系风格,他却笑着说 “我妈说拍宫廷风更显气派,亲戚们都爱看”;后来是选婚车,我觉得三四辆足够了,他又说“我爸说最少6辆,不然会被邻居笑话家里没面子”。每次我提出异议,他都用“父母不容易,咱们多迁就点”来搪塞,可我心里的不舒服,却像受潮的棉絮,越积越沉。

有一次,我们去看婚房装修,我想把阳台改成小书房,摆上我收藏的书籍和绿植,他却突然皱起眉:“我妈说了,阳台要留着晒被子,改成书房多浪费。再说了,你那些书以后堆储物间就行,家里还是要以实用为主。”那一刻,我看着他认真的表情,突然觉得陌生——那个曾经会把我的爱好当宝贝的人,怎么变成了父母意愿的“传声筒”?我试着和他沟通,说婚姻是我们两个人的,应该有我们的想法,可他却叹了口气:“我爸妈养我这么大,结婚这么大的事,不听他们的怎么行?你就不能多体谅一下吗?”那天,我们没有吵,可心里的距离,却悄悄远了一截。我安慰自己,或许结婚后就好了,他会慢慢学会平衡我和他父母的关系,可现在想来,那时的将就,早已为后来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压垮骆驼的稻草:婚礼前的“最后通牒”

距离婚礼只剩10天时,我和章木以及他父母一起去敲定婚宴菜单。坐下没多久,章木的妈妈就拿着菜单指着一道菜说:“这个清蒸鱼必须有,我家亲戚都爱吃,还有那个红烧肘子,分量要足,不然显得小气。”我看了看菜单,发现几乎全是重油重盐的硬菜,便小声提议:“阿姨,能不能加两道清淡的素菜和一道甜汤?我有些朋友不吃辣,而且甜汤寓意也好。”话刚说完,章木的妈妈脸色就沉了下来:“婚礼是给我们章家办的,主要得让亲戚们满意,你朋友那边随便对付一下就行。再说了,甜汤多便宜,上了桌多没档次。”

我心里一阵委屈,刚想再说点什么,章木就拉了拉我的胳膊,低声说:“听我妈的,别惹她不高兴。”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很无力,可更让我崩溃的还在后面。当天晚上,章木的爸爸单独找我谈话,说:“文君啊,我知道你想法多,可既然要嫁进我们章家,就得懂规矩。以后结婚了,家务活你得多担着点,章木工作忙,没时间做。还有,我和他妈年纪大了,希望你们早点要孩子,最好是个男孩,也好给我们章家传宗接代。”

我愣住了,半天没反应过来,等我缓过神,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窜上来。我问他:“叔叔,结婚后我还要工作,家务活是不是应该我们俩一起分担?而且生男生女不是我能决定的,为什么一定要男孩?”他却皱着眉,语气严肃起来:“女人结婚了,主要任务就是照顾家庭、生儿育女,工作能挣几个钱?我告诉你,这不是商量,是我们家的规矩,你要是不同意,这婚就别结了。”

那天晚上我回到家,坐在空荡荡的客厅里,翻着手机里和章木的合照,眼泪突然就掉了下来。我想起他爸爸的“规矩”,想起他妈妈的强势,想起章木一次次的妥协,突然意识到:这场婚姻,从一开始就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是两个人互相尊重、共同经营的家,而不是一个需要我放弃自我、迎合别人的 “牢笼”。我给章木发消息,问他对他爸爸的话怎么看,他回复:“我爸也是为了我们好,你别想太多,结婚后慢慢适应就好了。”看着这句话,我心里最后一点期待,彻底碎了。

第二天,章木的妈妈又打来电话,说礼服必须穿她选的那件红色刺绣款,“红色喜庆,而且是我托人特意定做的,你之前选的那件太普通了,不像结婚的样子”。我握着手机,听着电话那头不容置疑的语气,突然就清醒了——我不能为了所谓的“婚姻”,丢掉自己想要的生活。我挂了电话,深吸一口气,作出了一个决定。

转身之后:不后悔的选择与新生

我把章木约到了我们第一次约会的咖啡馆,坐下后,我直接说:“章木,我们的婚礼取消吧,这婚我不结了。”他愣了一下,以为我在开玩笑:“你别闹了,还有几天就婚礼了,亲戚朋友都通知了,现在取消多丢人。”我看着他,认真地说:“我没闹,我是认真的。我想要的婚姻,不是需要我放弃所有喜好、迎合你父母规矩的婚姻;我想要的伴侣,也不是只会让我迁就、不会维护我的人。这段时间我想了很多,我们不合适。”

章木的脸色瞬间变了,他急得站起来:“就因为我爸妈说的那些话?我知道他们有时候有点固执,可我会劝他们的,你再给我一次机会行不行?”我摇了摇头:“不是一次两次的问题,是我们的观念不一样。你觉得听从父母的话是孝顺,可我觉得婚姻里两个人的意愿更重要。我们在一起5年,我一直试着迁就你,可现在我发现,我再也没办法说服自己将就了。”

那天,我们聊了很久,他从一开始的不解、愤怒,到后来的沉默、无奈。最后,他问我:“你以后会不会后悔?”我看着窗外的阳光,坚定地说:“不会。如果我现在妥协了,结婚后才会真的后悔。与其两个人在婚姻里互相折磨,不如现在就放手,各自寻找合适的生活。”

取消婚礼后,我确实承受了不少压力——亲戚们的议论、朋友的不解,还有我爸妈的担心。我妈妈抱着我说:“你怎么这么傻,这么大的事说取消就取消,以后怎么办啊?”我拍着她的背,笑着说:“妈,我知道你们担心我,可我不想为了结婚而结婚。如果一段婚姻不能让我开心,那还不如一个人过。再说了,我有工作、有朋友,还有你们,我不怕。”

后来的日子,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工作和自己身上——我换了一份更喜欢的工作,利用周末去学了一直想学的油画,还和朋友一起去了很多之前想去却没去成的地方。我慢慢找回了曾经那个自信、开朗的自己,也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的幸福,从来不是将就来的,而是要靠自己去争取、去选择。

现在偶尔听到章木的消息,听说他后来听从父母的安排,和另一个女孩结婚了,日子过得不咸不淡。有人问我,会不会觉得可惜,我总是笑着摇头。因为我知道,当初的转身,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我没有后悔,因为我终于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选对了属于自己的方向——那个方向里,有我喜欢的生活,有我想要的自己。(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