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尹亮
2025年9月的第一周,徐州楼市迎来一场意料之外却情理之中的“爆发”,正式拉开传统“金九银十”销售旺季的序幕。市场回暖气氛浓郁,多个项目售楼处人气攀升,无论是来访量还是签约量均显著提升,呈现出近年来少见的活跃态势。
在泉山区某知名楼盘销售中心,置业顾问李婷忙得不可开交。她一边快速回复手机里不断涌入的客户咨询,一边对记者感叹:“上周六一天就接待了15组客户,连午饭都没时间吃。”在她身后,沙盘区围满了正在专注听讲解的购房家庭,签约区不时传来手拧礼花的庆祝声——又一套房顺利成交。这样的场景,正在徐州多个热点楼盘中同步上演。
据克而瑞最新统计数据显示,9月1日至7日,徐州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达1.88万平方米,环比上涨21.04%;成交均价为14279元/平方米,环比上涨21.78%,实现量价同步显著上扬。
如果将时间轴拉长,2025年徐州房地产市场的表现同样亮眼:1—8月,全市新建商品房网备面积578.7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94%;其中商品住宅网备面积477.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87%,销量和增速均位居全省第二。
徐州市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王成锋表示,随着“好房子”建设理念不断深入,改善型需求正逐步主导徐州楼市。越来越多高品质楼盘的面市,正在筑牢徐州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基础。
数据背后:区域分化与改善型需求觉醒
业内分析显示,近年来徐州房地产市场新盘供应呈现出两大显著特征:核心区土地供应增加,以及高品质楼盘占比显著提升。
以云龙湖、大龙湖为代表的核心板块,2025年新盘供应量为近年最高。仅云龙湖周边,就有和著湖山、臻如府、保利建发天瑞、紫宸公馆等多个高端项目集中亮相。“不仅如此,云龙湖板块的供地节奏仍在加快,未来这一区域还将持续提供高品质新房源。”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核心区土地资源的释放,正推动市场形成‘地段越来越好’的整体格局。”
好地段楼盘的热度始终居高不下。以铜山区北京路附近的“万科檐语间”为例,周末看房人群络绎不绝。项目负责人透露:“8月以来,周均到访量超过200组,其中约70%为换房家庭。”据悉,该项目今年1—8月持续蝉联铜山区成交金额榜首,成为区域名副其实的“红盘”。
在新城区,“湖东道”项目自7月摘得销冠后热度依旧。上周末,一位从南京返乡的购房者毫不犹豫地订下一套143平方米户型。他表示:“徐州房价对比南京仍有明显优势,加上产品品质不断提升,对我来说是性价比极高的选择。”
政策托底与市场信心的双重共振
近年来,徐州持续出台多项楼市支持政策,如“卖旧换新”“房票安置”“青年人才购房券补贴”等,再配合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贷款利率下调等金融政策,形成了多层次的政策托底体系。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卖旧换新”补贴政策明确将于年底结束,且不再延续,这一消息促使不少意向购房者加快决策节奏。
王成锋分析认为:“当前市场的反弹主要源于前期积压的改善型需求集中释放。经过两年深度调整,徐州房价中的泡沫成分已被大幅挤出,部分区域房价较2021年峰值回调超过20%,性价比逐渐凸显。”
一直密切关注楼市的市民李翔,在得知购房补贴政策即将退出后决定不再观望。“我认为房地产市场已进入‘止跌回稳’阶段,政策退出意味着市场正在恢复正常,这时反而是不错的入手时机。”李翔计划在孩子上小学前完成换房,既改善居住条件,也能让孩子进入心仪的学校。
有市场观察人士指出,购房补贴政策的逐步退出反而增强了市场信心。许多购房者意识到政策窗口期即将关闭,从而加速入市,进一步推动市场回暖。
产品变革:
“好房子”正在重新定义市场
与此前市场反弹不同的是,本轮升温中,高端改善型产品成为绝对主力。
徐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数据显示,2025年,120平方米以上户型成交占比高达70%,已成为市场主流。开发企业纷纷将重心转向高品质楼盘建设,以差异化产品争夺客群。
自9月起,多个主打“第四代住宅”概念的纯新盘集中入市,掀起新一轮产品升级浪潮。位于新城区的“昆仑樾”项目以“户户有花园、空中露台”为卖点,主力户型为122—178平方米,预计国庆期间正式开盘。其营销负责人表示:“营销中心开放以来,预约量远超预期,客户对创新产品表现出强烈兴趣。”
王成锋指出,换房群体已成为新房市场消费主力。“换房不仅是空间的升级,更是生活品质的全面提升。越来越多的购房者青睐高品质住宅产品。”他认为,第四代住宅、独栋别墅、低密洋房等新产品的推出,与原有产品形成明显差距,有效刺激了购房消费。
市场分化:
刚需客群转向二手房?
在新房市场热度攀升的同时,刚需客群并未全面入场,而是大量转向二手房市场。新城片区某贝壳门店数据显示,8月二手房成交中总价120万元以下房源占比达65%,平均交易周期较年初缩短15天。
“新房单价高、户型面积大,部分楼盘总价门槛动辄200万元以上,刚需客群确实难以承受。”徐州大学路区域一位中介张师傅表示,“很多年轻家庭转而关注二手房市场,80—100平方米的小三房最受欢迎。”
价格敏感型购房者正大面积在二手房市场中寻找合适房源。从事二手房业务20多年的孟庆立分析认为,二手房具有总价低、选择范围广、性价比高等优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拘泥于新房,而是更务实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二手房。”
徐州市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会长于健,对二手房市场持乐观态度:“市中心‘老破小’房价已回落至5000元/平方米左右,既能解决居住需求,又极大缩短通勤时间,正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此外,随着价格调整,市中心名校学区房性价比凸显,成为许多学区刚性需求家庭的首选。
■记者手记
“产品主义者”的胜利
在新城片区金融集聚区的“招商序”项目,会所内健身房、茶室、书吧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致力于为业主打造专属社交场景。项目销售负责人坦言:“现在的客户不仅关注户型,更重视项目能否与自身生活方式相匹配。”
本轮市场反弹,本质上是一场由“产品升级”驱动的结构性重构。当房子真正回归居住本质,那些尊重土地价值、深入理解用户需求的项目,正获得市场的积极回应。
随着“金九银十”期间更多新盘入市,一场属于改善型需求的市场反攻正在悄然开启。徐州楼市,或正迎来从“量”的回升到“质”的飞跃的关键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