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

14

贺铸六咏快哉亭 都市晨报 | 2025-09-10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北宋著名词人,原籍山阴(今浙江绍兴),生长于卫州(今河南汲县)。贺铸能诗文,尤工词,有《庆湖遗老集》《东山词》传世。

北宋元丰五年(1082)八月,贺铸到徐州任宝丰监钱官,元祐元年(1086)一月离开徐州。在徐期间,他写下多篇诗作,据笔者研究,贺铸在徐州任职的三年半时间里,四次登亭,是为快哉亭写诗数量最多的古代诗人。

贺铸第一次登上快哉亭是北宋元丰六年(1083)六月,写了《快哉亭》一诗,诗前有序:

彭城郡城之东南隅,提点刑狱官废廨也。熙宁末,魏郡李公持节来此,构亭城隅之上,郡太守苏公命曰快哉亭。下有爽垲,数十步,即唐人薛能阳春亭故址也。癸亥六月始登此亭,因赋是诗。

飞亭冠城隅,空豁延四望。

夙昔两文雄,胡床此相向。

山川气候美,诗酒风神王。

弹压许昌侯,阳春慙俚唱。

麾车忽南北,荣辱生誉谤。

一躐云逵间,一落江湖上。

我来得陈躅,伏槛徒怊怅。

可畏此尘笼,归哉养荒浪。

魏郡李公即李邦直(1032—1102),名清臣,邦直是他的字。魏(今河南安阳)人,1053年中进士。少时聪颖,擅长文章,是北宋时期的重臣。1074年起,李邦直任京东路提典刑狱使,治所设在徐州。1077年春,他在徐州城南建了一座亭子。这年四月,苏轼来到徐州任知州,将该亭命名为快哉亭,并为之写了《快哉此风赋》。

“飞亭冠城隅,空豁延四望”:快哉亭矗立在徐州城头,成为当时徐州的绝美景观。站在亭上俯瞰周围的原野,蓝天之下,徐州城四周群山葱翠,气象万千。“夙昔两文雄,胡床此相向”是作者想象苏轼和李邦直对坐亭上,畅叙友情的情形。“胡床”是一种可折叠的轻便坐具,亦称“交椅”,由胡地传入,故名。“弹压许昌侯,阳春惭俚唱”:许昌侯指薛能,薛能(817-880),曾任武宁军节度使,驻节徐州,并在州城南建阳春亭。此句意谓快哉亭的气势和影响力远远超过了薛能建的阳春亭。如今,阳春亭早已毁坏,人们只能从老百姓的歌谣中听到它的名字了。“麾车忽南北,荣辱生誉谤。一躐云逵间,一落江湖上”:作者在这里感叹人生的命运起落无常,麾车(官员乘坐的车)忽南忽北,有的荣升,有的遭贬。就象李邦直和苏轼,离开徐州以后,李邦直进入朝廷,成为朝廷要员,而苏轼却因陷入乌台诗案谪居黄州,流落江湖。“我来得陈躅,伏槛徒怊怅。可畏此尘笼,归哉养荒浪”:作者来到这李、苏的陈迹快哉亭上,扶着栏杆徒然感到惆怅。只觉得官场就是尘世的牢笼,既不自由又多险恶,还不如早日归去,摆脱这世俗的约束,去过那自由自在的生活。

北宋元丰七年(1084)三月七日,贺铸第二次登上快哉亭,写了《上巳后一日登快哉亭作》:

上巳信嘉辰,流觞传旧俗。良游怅不遂,吏局方有属。

东风吹晓雨,万窍嗥林麓。疑有泊舟人,狂歌河女曲。

逾朝始澄霁,物色如新沐。城角趋危亭,登临慰幽独。

纷华扫不见,蝴蝶飞平绿。伫倚穷夕曛,悠哉此心目。

上巳:农历每月上旬的巳日(第六日)。流觞:即流杯。古代风俗三月三日于水滨集聚宴饮,以祓除不祥。后人于曲水旁宴集,在水上放上酒杯,杯随水流,流到谁跟前谁就当即取饮,称为流觞曲水。良游怅不遂,吏局方有属:吏局指官府,有属指有公事需处理。此句意为身在官府公事缠身,无缘参加民俗活动,几天后方有空闲来快哉亭游览。

清早起来,东风伴着细雨,城下隐隐约约似乎听到有船家在歌《河女》之章。“河女曲”:即指《河女》之章,是以歌颂古代孝女曹娥为内容的。早晨过后,云雾散去,万物争艳,景色迷人。从城角登上高亭,心情格外舒畅,直到夕阳西下,才依依不舍离去。

北宋元丰七年(1084)三月二十五日,贺铸第三次登上快哉亭,写了《登快哉亭有属》:

南浦东风拂水文,汀洲芳草绿罗裙。

桃花旧叶应相望,杨华新声我独闻。

酸鼻可怜香欲绝,断肠不待酒初醺。

斜阳归去书窗下,一幅蛮笺赋梦云。

“桃花旧叶应相望,杨华新声我独闻”:“桃花旧叶”隐桃叶之名。《乐府诗集四五》引古今乐录谓:“桃叶歌者,晋王子敬所作也。桃叶,子敬妾名,缘以笃爱,所以歌之。”“杨华新声”指北魏胡充华所作《杨白华歌辞》。胡充华为魏孝明帝之母,魏孝明帝六岁登位,尊母为皇太后。胡太后临朝听政达13年之久。杨华系北魏名将杨大眼之子。据《梁书·王神念传》记载:“华少有勇力,容貌雄伟。魏胡太后逼通之。华惧及祸,乃帅其部来降。胡太后追思之不能已。为作《杨白华歌辞》,辞甚凄婉焉。”

当时泗水紧傍城墙根流过,作者在快哉亭上听到江中客舟传出的《杨白华歌辞》,联想起以往在京师生活的情形,感慨系之,回到家里,就在彩色纸笺上填了一首描写男女生活的词。

北宋元丰八年(1085)八月,贺铸第四次登上快哉亭,写了一首《病后登快哉亭》: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见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後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鬓上生。

秋天雨后,蝉声高吭,病后登亭,无比兴奋。倚栏四望,水秀山清。不知不觉,又到傍晚的时候了,乌鸦归巢,牛羊入城。因为留恋快哉亭,把和友人共赏菊花的约定又耽误了。

贺铸写快哉亭的诗,除以上四首以外,还写了《快哉亭朝暮寓目二首》,记录他早晨和傍晚登上快哉亭看到的景色和感受:

其一

夙起喜舒旷,径趋城上楼。

初阳动禾黍,积雨失汀洲。

水牯负鸲鹆,山枢悬栝蒌。

坐慙真隐子,物我两悠悠。

其二

积潦际危堞,登临西照中。

苔衣罥白羽,槐荫悬青虫。

不浅胡床兴,无多团扇功。

目穷犹起羡,演漾一渔蓬。

早晨起来,喜欢到一个既清静又空旷的地方,舒展四肢,呼吸新鲜空气。于是,一口气登上快哉亭,举目望去,朝阳初上,一垅垅的禾苗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精神,只是由于连雨江涨,河水淹没了昔日能见的小洲。河中的一群水牛,背上站着八哥鸟在缓缓移动;山上的榆树挂着栝蒌(又称舌蒌,一种可作中药的植物)似乎在骄傲地显示它为人类作出的贡献。坐在亭中,望着这些动景和静景,心无牵挂,物我两忘,自己真好像一个身处世外桃源的山中隐士一样。

傍晚登上快哉亭,由于连雨江涨,河水快要接近城墙根了。看近处,青苔爬在白色的墙上,像是一件雪白的衣服上罩了一层绿纱;槐树垂下的细长枝条像是挂着一条条青虫。看远处,那流动的渔船似乎是在寻找停泊的地方。靠着胡床,和风吹来,团扇也用不着了。谭敦容 文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