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作奎
秋后清凉,落叶成诗,在清风云淡的日子里,很想到处走走,看看烟雨江南,望望大漠弯月。女儿却说,你还是到咱徐州的回龙窝看看吧,那里人文自然与传统的建筑风格交相互映,有独特的风景。
说去就去,女儿陪着我们来到了回龙窝。
相传,回龙窝的地名源于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徐州小住,有一天,他微服私访走到如今的回龙窝,想从一条小巷穿行而过,结果怎么也走不出去,只好原路返回。于是,后人牵强附会,就有了回龙窝的说法。据徐州史料记载,回龙窝是因为地势低凹,每每雨水倒流,久积难泄,故称“回流涡”,后谐其音,讨个吉利,演变成了“回龙窝”。
回龙窝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曾经的陈旧和日新月异的大环境已经格格不入,于是徐州市投入巨资对其加以改造。如今,回龙窝保留了清晚期的建筑格局,门头、门窗、屋脊等建筑材料有些是搜集而来的旧砖瓦、古石材、老木料,精心再现了老街区的历史风貌,跻身为彰显老徐州味道的历史文化街区。
古巷悠悠,诗风深深。小巷两旁的青砖白墙有的己斑驳,屋顶的青黛小瓦中,有的已长满枯草,有的还在微风中摇曳,看上去别有一番景致,昔日黄昏炊烟升,灯下手叩门,屋中等君归的市井生活仿佛历历在目。现在的回龙窝成了一个旅游景点,成了徐州人文化生活的一个场所,穿过古色古香的长廊,不是很大的小角亭阁中,音乐悠长,欢笑清耳,襟飘带舞,跳出老年的青舂,和时代的美丽。
再入深巷,大有穿越之感。老井、幽巷、黑门、木窗、雕栏、画栋、户对、门当……望楼一回廊,花红柳绿,古色古香。空幽幽,沉静、淡定。此时的我心幽幽,也是静静的。如今年过半百,浮萍浪迹,也算经历了一些世事,比起物欲横流,功利浮夸的所在,这小巷也算是一个世外桃源了。我吮吸着小巷的静谥,让心在这季节的拐弯处停靠,落叶虽不语,但在这凉凉薄意的秋季中,给人一丝丝暖意。一个转身,能埋藏多少过往,一眼回眸,能读懂几度苍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