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周翔宇
暑假进入尾声,市区各个公共图书馆、书店依旧活跃着青少年读者的身影。满溢书香的空间里,学子们或埋头苦读备战新学期,或参与阅读、科普活动,不少人还化身志愿者服务他人、收获成长。
记者走访了许多阅读场所,工作人员普遍表示,暑期青少年到馆量、少儿图书借阅量及购买量,较平时提升20%至50%。学生们专注学习和阅读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在书香中度过假期时光,为这个暑假画上圆满充实的句号。
阅读场所成为“充电站”
“快要开学了,趁着最后这段时间,我想把暑假作业再梳理一遍,也提前预习一下新学期的课程内容。”在泉山区图书馆的自习区,初二学生李晓行说。
记者看到,自习区内还有很多像李晓行这样的青少年读者。“暑期到馆读者数量大幅增加,大家的阅读热情高涨,所以我们把开放时间调整为9时至20时,延长了两个小时。”泉山区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到馆看书、学习的群体中,学生占比不低,我们希望通过延长开放时间,为他们营造更充足、更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
在云龙区图书馆的阅读区,初三学生刘畅跟记者分享了暑假里的阅读收获,他指着面前一本还未读完的《我与地坛》说:“这本书还有几十页就看完了,我还记了一些好词好句,以后写作文用得上。”
“暑期期间,我们馆青少年读者占比约50%,很多学生来看书学习,氛围很好。借出去的图书也多,7月初至今,少儿图书借阅量已经接近3万册次。”云龙区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与此同时,不少书店还同步推进教辅类书籍的上新与促销,临近开学,这类书籍销量持续攀升,成为书店热门品类。
在如苔·博库书城,记者看到不少家长正带着孩子挑选教辅。“现在教辅种类很多,得仔细选本适合孩子的,帮他新学期更好地跟上学习节奏。”市民王博文一边翻看教辅目录,一边对记者说。
在志愿服务中收获成长
在暑期的各大公共图书馆里,总能看见一群特殊的“身影”——青少年志愿者。他们利用暑假时间,主动参与图书馆的工作,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收获了成长与感动。
在云龙区图书馆,“小小志愿者”“燃夏·志愿先锋营”等志愿者招募活动,面向青少年开展,参与人数众多,热情高涨。很多学生在简单的集体培训后,成为图书馆的“管理员”,负责整理图书报刊、维护文明秩序、引导读者借还。
准大一新生刘永就是一名学生志愿者,“今年暑假能作为志愿者为大家服务,我感觉特别有意义。在整理图书的过程中,我不仅熟悉了图书馆的一些规则,还增强了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除了整理图书和引导读者,刘永还主动帮助老年人使用自助借还机,耐心地为他们讲解操作步骤。“看到老人们顺利借到自己喜欢的书籍,我心里特别开心。”
在泉山区图书馆,学生志愿者们主要负责图书归位、整理书架、协助举办阅读活动等工作。高中生李雪在这里做了近一个月的志愿者,她说:“通过这段时间的志愿服务,我深刻体会到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辛苦,也收获了很多感动。每当帮助读者找到需要的书籍时,我都会有一种成就感。”
随着暑假的结束,学生们将陆续回到校园,但在图书馆和书店度过的这段时间,将成为他们假期里最珍贵的回忆。无论是专注学习的时光、参与活动的快乐,还是志愿服务的感动,都将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阅读活动点亮假期生活
为了让学生们的假期生活丰富多彩,许多公共图书馆和书店还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阅读和科普活动,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日前,以“一带一路 丝路童行”为主题的大型积木拼搭活动,在泉山区图书馆圆满落幕,现场人潮涌动,孩子们的欢呼声与积木碰撞声相融,气氛热烈。
活动以“中欧班列”与“丝路探险”为核心,将地理、贸易与协作精神融入趣味拼搭。读者们在活动中受益匪浅,随着对丝路文化了解的加深,他们惊喜地发现,新疆的葡萄、苏州的丝绸、波兰的牛奶等跨越地域的物产,竟通过古老丝路紧密相连。
在徐州市图书馆,仅8月期间,公益、阅读、文化艺术等活动就多达数十项,同时开办了一些展览。学生们在参与活动之余,驻足观展,满载而归。
云龙区图书馆常态化举办的各种读书会,也吸引了众多中小学生参与。在最近的一期读书会上,学生们围绕《昆虫记》《骆驼祥子》等经典文学作品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通过参加读书会,我对这些经典作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学到了很多新颖的阅读方法。”一名初二学生说道。
此外,云龙区图书馆还开展了“竹编团扇”制作体验、“苏超”第二现场观赛等活动,让学生们在浸润书香之余,感受传统文化和体育竞技的魅力。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假期生活,还培养了他们的阅读习惯、科学素养和体育精神。
部分图片由云龙区图书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