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怀盈
今年夏天太热,老家的房子没装空调,我担心独居在那里的70多岁的母亲热出个好歹,就“强行”把她接到了城里我家居住。
晚上,我陪母亲散步回来,开了客厅空调,让她坐在沙发上休息,我坐在沙发伏在一张小方桌上写日记(我把书房腾给母亲当卧室了)。看我写东西,她不再东一句西一句地和我聊村里的人和事了。过了一会,她从沙发的另一端移动到我身旁,伸着头看我写字,说:“怀盈现在字写得比上中学时好多了!”
“真的吗?能比以前写得好吗?”我故意逗小学都没上完的母亲。
“好!一行一行的,写得又俊又直。”母亲对我的赞语虽然有些好笑,却让我想到了从前的一幕。
记得我上小学时,每次在家写作业,她都要过来看一会,然后表扬我两句。我期中考试没考好,父亲气得要打我,母亲过来说:“算了,这次是失误,我知道儿的情况,下次准能考八九十分,说不定还能考个‘双百’呢。”正因为有了母亲的欣赏和鼓励,小时候学习成绩并不突出的我,才对自己抱有信心,并在自信心的引领下,暗自努力,最终成为上世纪80年代村里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
每天晚上九点,母亲就准时去洗澡、睡觉。洗完澡从卫生间走出来,她必定对坐在沙发上写字或看书的我说:“怀盈,我不关灯了,你快接着去洗洗睡吧。”
我“哦哦”地答应着,却未起身。
母亲进了自己的卧室,关上门。十多分钟后,她在卧室里又大声说:“怀盈,还没睡吗?抓紧睡去。”
“知道了,知道了,这就去。”我大声回应,起身去卫生间刷牙。
见母亲房里的灯熄了,我回到客厅继续写作。大约过了半小时,差不多10点了,母亲卧室的门突然打开,她站在门口看着我。我以为她出了什么事情,连忙问:“娘,怎么了?”
“你咋还不去睡觉?把两个眼熬毁了。”母亲严厉地说。原来,她老人家是起来催我睡觉的。我拗不过她的“执拗”,只好放下笔去休息。
中学时代,我在家里熬夜看书学习。差不多每天晚上10点,母亲就会叫我去睡觉。我虽然口头答应着,目光却没有离开课本。可过不了多久,她就会再次过来劝我。她说,晚上不能太熬夜,熬夜伤眼、伤肝。
如今我都50多岁了,见我熬夜,她还是像以前那样一遍遍地催我睡觉。
中午,我陪母亲在客厅的沙发上休息。空调的凉风吹拂下,我很快就睡着了。熟睡中,忽然朦朦胧胧地感到有毛茸茸的东西触碰我的身体。我睁开眼睛一看,母亲正将一条薄毛毯盖在我身上。
原来,我刚才开始睡觉时,嫌热什么都没盖。一旁的母亲看我睡着了,担心室内气温太低了,就找来了一条毯子给我盖上。
这又是一个我特别熟悉的场景。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我和二弟晚上挤在一张木床上睡觉。母亲知道,男孩睡觉不老实,乱蹬乱动是常有的事,怕我们冻着,她几乎每晚都在我们睡着后来查寝,把这个孩子的腿往床里推一推,为那个孩子掖掖被角,把掉到地上的棉袄拾起来,盖在我们的被子上……
如今,母亲已是迟暮之年,可她对我的关爱还一如从前,并未随着时间的逝去而有所改变,依然是那样鲜活而饱满,散发着温馨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