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

15

燕子楼 都市晨报 | 2025-08-05 

吕华

云龙公园知春岛上的燕子楼复建于1985年,次年我便知道了它的存在,只是那时年幼的我却将其视为不祥之地,唯恐避之不及。

上世纪80年代一个初夏的黄昏,我和几个小伙伴聚在云龙公园的大树下闲聊。有个小伙伴说起复建的燕子楼时神色惊惧,说那是一座凶宅,里面死了一个女人。他这么一说,便再也不去知春岛了。

许多年后,偶然在报纸上读到一篇文章,才明白童年时误解为鬼蜮的燕子楼,背后竟藏着一段至坚至柔的故事。关盼盼的名字初入眼帘,便如顽石投水,在我心底漾开了一层层难以平息的涟漪。

燕子楼始建于唐贞元年间,是武宁军节度使张愔为爱妾关盼盼所筑。关盼盼本是彭城人氏,姿容俊美,通晓音律,诗词俱佳,因家贫沦为歌妓却清高自持。张愔感其身世,敬其品性,不惜重金为其赎身,纳为妾室。两人情深意笃,张愔宴请宾朋必携关盼盼出席,才子佳人相得益彰,其乐融融。然而,两年后张愔病逝,昔日繁华不再,燕子楼顿成孤寂空巢。关盼盼矢志不嫁,独守燕子楼十余年,一缕香魂消逝于楼中。

于是,又是一个初夏的黄昏,我寻路登岛,第一次真正站在燕子楼下。燕子楼邻水而建,高约十米,分作上下两层,有回廊环绕。我倚着燕子楼的栏杆,俯看湖水。晚霞落在碧波里,将燕子楼的墨色飞檐染成了深粉色,湖水轻漾,那深粉便如丝帛般在湖面舒展、流动,竟似化作了一袭飘拂的纱裙——恍惚中,关盼盼正自水面上翩然起舞。

关盼盼对爱情的坚贞不渝令许多名家大儒对她赞赏有加,张仲素、苏轼、文天祥等纷纷为她撰写了诗篇。白居易更是为她写下了经典诗句: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寥寥十四字,写尽了楼中十余载的残灯孤影、冷月寒衾。

我坐在回廊里,仰望着关盼盼洁白如玉的塑像。晚风拂动檐角铜铃,清冽之声透过竹林,一路向北而去。其景、其境,竟如穿越时空的丝线,将我那一刻的心境与古人悄然重合。一首小诗不由在心底生成:燕子楼檐暮色沉,孤灯残影懒调琴。风铃北向穿林岳,寄语沙场梦里人。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