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华
夏天,喜欢吃点“苦”。去菜市场买菜,总隔三差五带回一两种苦味。或是一把绿茵茵的芹菜,或是两三根碧玉似的苦瓜,或是四五条青嫩嫩的丝瓜。芹菜爆炒,苦瓜凉拌,丝瓜打汤。看一家人食欲大开,大快朵颐,不亦乐乎。
天热人燥,食欲普遍降低,苦瓜、莴笋、丝瓜、莲子、芹菜、苔菜等苦味,就成了人们餐桌上的“卖座”食品。夏天多吃一些“苦”,能够起到增强食欲、促进消化和清凉败火的作用。
许多人不喜欢吃“苦”。比如苦瓜,开始我是一点不沾的,但父亲爱吃,就偶尔买上两根,随父亲自拌自食。看父亲吃得津津有味,忍不住就尝尝,苦得皱眉。父亲说,浅尝反觉苦,多吃才得味。果不其然,满口咀嚼,有一种苦尽甘来的感觉,而再食其他菜肴,更觉滋味香浓。从此,爱上了那冰雕玉琢般的苦瓜。
民间有谚:“人讲苦瓜苦,我说苦瓜甜,甘苦任君择,不苦哪有甜。”你看,吃苦瓜还能吃出生活的哲理呢。
苦瓜还被誉为“君子菜”。就是与任何菜,比如鱼、肉等同煮同炒,绝不会把苦味传给对方,所以有人说苦瓜有“君子之德,君子之功”,有一种“不传己苦与他物”的“高风亮节”。你看,它是不是又像你我身边那些纯朴善良、乐于奉献的人们?
小时候,芹菜家里是不种的。沟畔塘边,野生的芹菜簇簇丛丛,也很少有人去采食。在田间劳作的母亲有时回家顺带一把,在柴草烧的大锅里翻炒,那种带点苦味的清香满屋飘荡,现在回味,仍是口齿生津,嘴角流香。现在在菜市场买的芹菜,基本上是蔬菜大棚里培育的,苦味淡了,香味也淡了。但与肉丝、干丝爆炒,也能让一家人品出特殊的风味来。
苦味还能吃出诗意来,让燥热的日子添一份雅情。
比如用味苦的绿豆、莲子、百合熬一锅汤,用蓝花碗盛着,看绿豆绽花沉底、莲子起起落落,且把百合幻成漂浮的舟子,想着南华帝子“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诗句,优哉游哉。若是搁几粒冰糖,放到冰箱里冷冻一下,那清凉的诗意便直落胸襟,好不快意。
酸甜苦辣咸五味中,人最怕的是吃苦。但中医理论曰“十苦九补”,“苦”最具有食补和药物功效,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也。味苦之物,一般都有明目清心、养血滋肝、润脾补肾等功效。味苦者性凉,其清热消暑之功效最显,因此,夏天主动吃点“苦”,何乐不为。
北宋大家黄庭坚有诗云:“夏日小苦反成味。”炎炎夏日,你不如放开眉头,吃点苦,别有一番清凉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