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

04

用心传递每一份爱 让城市更有温度 徐州移动30家自办营业厅加入“爱心驿站” 都市晨报 | 2025-07-25 

文/本报记者 李小委 图/本报记者 郑思宇

连日来,徐州持续开启“高温炙烤”模式。环卫工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户外劳动者挥汗如雨,为城市运转默默坚守。而在中国移动江苏有限公司徐州分公司部分营业厅内,设置在显著位置的“爱心驿站”,正为这些辛勤的身影撑起一片绿荫,送上一份沁人心脾的清凉。

小小驿站,装满贴心服务

“爱心驿站”公益活动由徐州市文明办、共青团徐州市委、徐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徐州市红十字会、徐州市慈善总会共同指导,徐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徐州六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徐州市青年商会、恩华大药房支持的公益活动,自3月31日启动后,全市已有500余家“爱心驿站”如星火般亮起。

走进徐州移动昆仑大道营业厅,“爱心驿站”的标识格外醒目。这里空间虽不大,却是一个服务内容丰富的“温馨补给站”:渴了?有随时可取用的免费饮用水;累了?有舒适的座椅供短暂歇脚;手机没电?有便捷的充电设施缓解燃眉之急;需要应急?这里的小药箱内常备创可贴、风油精等物品;酷暑难耐?这里空调冷气全天候开放;流量不够?这里提供专属流量。

驿站内还配备了便民雨伞、老花镜等贴心物件,尽可能满足户外工作者可能遇到的多种需求。“这里凉快,能喝水歇脚,手机没电了也能马上充,对我们跑外卖的太实用了!”刚刚送完一单,满头大汗的外卖骑手小李走进驿站,一边给手机充电,一边畅饮免费矿泉水,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

记者注意到在户外工作者纳凉歇脚间隙,中国移动工作人员会主动上前开展反诈宣传,让他们了解更多反诈知识,增强防范意识,守好“钱袋子”。

点滴细节,透出爱心真情

驿站的温度,体现在细致入微的服务中。“姑娘,能再给我倒杯水吗?真是渴坏了。”负责附近街道的一位保洁师傅走进驿站,工作人员立刻微笑着迎上,不仅续满他的水杯,还轻声叮嘱:“天气太热了,您多进来歇歇,注意防暑。”这份关怀让保洁师傅倍感温暖:“这里的工作人员就是热情,天热不仅有水,雪糕等降暑物品,冬天还会用微波炉给我们加热从家里带来的饭菜,非常方便。”

在“爱心驿站”内,科技的温度触手可及。健康关爱小站内,65岁的王大爷正体验AI健康检测,“扫个二维码,几分钟就出报告,连心率变异性都测出来了!”徐州移动昆仑大道营业厅店长崔婷婷介绍,该功能与中国移动“AI家”业务深度融合,来到营业厅的老年客户可免费获取心脏、血压等多项健康数据,并生成个性化健康建议。

手机字太小看不清怎么调大?来电铃声太小听不清怎么办?键盘太小打字不方便怎么办……营业厅内的“老年人手机辅导专区”更是受到老年人青睐。崔婷婷告诉记者,营业厅自2019年投入使用以来,一直在提升适老化服务水平,不仅开设了爱心座席,还通过无障碍通道、专席专座服务等举措,为特殊群体提供便捷、贴心和安全的通信服务。

回馈社会,

传递城市温度

为何要加入“爱心驿站”?徐州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的营业厅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看到户外工作者们日复一日顶风冒雨、战高温斗严寒,公司上下都希望能为他们实实在在做点事,提供一个能休息、补给的地方。这里不仅有多项免费服务,更是徐州移动回馈社会、传递城市温度的一份责任。”

据了解,根据2025年信息通信行业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部署,结合工信部“民有所呼,我必有应”活动要求,徐州移动总经理带头下基层、进现场,以开展驻点网格调查研究、站店听音等多种形式,倾听客户意见、广泛收集客户问题,并围绕客户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和意见诉求结合工信部发布的“2025年信息通信暖心服务十件实事”,在电信业务使用、数字适老等方面明确十大类落地实施举措,以实际行动践行“客户为根,服务为本”的企业理念。

据悉,徐州移动各区县有自办营业厅263家,目前首批开放的30家“爱心驿站”主要分布在鼓楼区、泉山区、云龙区等区域的移动营业厅,这些地方人流量较大、户外劳动者较多。未来,徐州移动将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和反馈,逐步扩大驿站的覆盖范围,并持续优化服务内容,让这份爱心惠及更多需要的人。

崔婷婷说:“以前营业厅主要服务办理业务的客户,现在能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提供休息的地方,让他们喝口水、降降温,这让我们觉得工作更有意义。能通过这个小驿站传递温暖,我们也很开心。”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