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

04

守护生命最后一程 ——记邳州市人民医院安宁疗护护理团队 都市晨报 | 2025-07-16 

本报记者 马薇妮 实习生 唐海淋 通讯员 许艺凡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在邳州市人民医院的安宁疗护病房里,有一群特殊的白衣天使,她们用爱与专业,为生命末期患者点亮最后的旅程,这里没有嘈杂的急救声,也没有紧张的抢救场面,有的只是宁静与温暖。

用爱点亮生命尽头

在邳州市人民医院,安宁疗护护理团队的护士们每天穿梭于病房之间,用专业的护理技术为患者减轻病痛。她们熟练地为患者进行疼痛管理,精准地调整药物剂量,确保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够尽量舒适。同时,她们还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用温柔的话语与患者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心灵上的支持。

在这里,护士们不仅仅是医疗工作者,更是患者心灵的守护者。她们会为患者举办各种活动,让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感受生活的美好。元旦时,病房里弥漫着墨香,患者们挥毫写春联,表达对生命的祈愿;元宵夜,病房里挂起彩灯,患者们猜谜语,笑声穿透充满消毒水味道的走廊;冬至时,大家围坐在一起包饺子,面团在掌心揉成团圆的形状;端午节,病房里弥漫着艾草香,患者们簪艾草、包粽子,感受传统节日的温暖;重阳节,护士们为老人系上彩绳,共同庆祝节日的到来。护士们还会为患者庆祝生日,一起吹灭生日蜡烛,把心愿写进卡片折成纸船。这些活动不仅让患者感受到节日的氛围,更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感受到家的温暖。

邳州市人民医院安宁疗护病区护士站对面有一棵许愿树,上面写满患者的心愿和家属对患者的期盼。肺癌晚期的书法爱好者写给孙辈的家书、胰腺癌晚期患者想下地干活的心声、年轻妈妈用口红印下对女儿爱的唇印……每位患者在离开前,都会在上面留下痕迹,这些生命的碎片,拼凑出超越病痛的温暖图景。

安宁疗护为生命“护航”

在邳州市人民医院安宁疗护病房里,47岁的李叔叔是护士们重点关注的患者。他罹患肝癌,经历了婚姻的波折,子女由母亲抚养长大,对他心存隔阂。即便他病卧床榻,子女也很少前来探望。不久前,他病情急转直下,生命进入倒计时,护士们询问李叔叔最后的心愿,他颤抖着嘴唇,用微弱的声音反复呢喃:“想听孩子们叫我一声爸爸……”护士长张迪得知后,辗转联系上他的家人。当病房门推开,子女缓步走到床边,李叔叔浑浊的双眼突然泛起微光,终于等到那声迟来的“爸爸”。在家人的陪伴中,李叔叔了却最后的心愿。

安宁疗护的宗旨是尊重生命自然的规律,向患者提供人文关怀和适宜疗护。护士们不仅通过专业医疗手段缓解病痛,还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情感支持。她们深知,生命的最后阶段是这些患者人生旅程的终点,也是他们最需要关爱和尊重的时刻。

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邳州市人民医院安宁疗护护理团队的护士们,照亮了患者生命最后的旅程。她们的存在证明,当医学到达技术边疆时,人性的微光依然能照亮归途,这或许就是安宁疗护最深邃的处方。未来,她们将继续以“尊重、专业、真心、温暖”为核心,让更多患者在爱与尊严中完成生命的谢幕,让安宁疗护成为社会文明与人文关怀的温暖注脚。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