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邱宇
翻开一本旧书,泛黄的纸页有着墨香与岁月的味道,忽然一枚干枯的银杏叶书签滑落掌心。这枚被时光压得扁平的叶子,边缘卷曲如古卷的折痕,叶脉间隐约可见当年的翠绿,让我想起余秋雨笔下那些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印记,原来书页与书签,也是时光长河里的一叶扁舟,渡着无数人的思绪与记忆。
书页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文明的脉络。从简牍到宣纸,从甲骨上的刻痕到活字印刷的墨香,每一页纸都在诉说着人类智慧的传承。轻轻摩挲书页,仿佛能触摸到千年前文人墨客的笔触,听见他们在书房里的低语。那些工整的楷书、飘逸的行书,在纸张上排列成阵,像一支支等待出征的军队,将思想与情感传递给后世。书页上的文字,或激昂慷慨,或温婉细腻,都是作者灵魂的投影,在时光的流转中,依然鲜活地跳动着。
而书签,则是阅读旅程中的驿站,是时光的别针。它或许是一片偶然拾得的花瓣,风干后仍保留着绽放时的姿态;或许是一张旧电影票根,承载着某个难忘的夜晚;又或许是一张写满批注的纸条,记录着阅读时的灵光乍现。每一枚书签,都有它独特的故事,如同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珍珠,等待被重新拾起。
记得在古籍书店淘到一本民国时期的诗集,扉页夹着一张褪色的照片书签。照片里是两位身着旗袍的女子,倚在雕花栏杆旁,眉眼间透着温婉与优雅。照片背后,用娟秀的小字写着“民国廿三年春,与阿婉游拙政园”。这张小小的照片,将那个时代的风华与情谊,定格在书页之间。每当翻开这本诗集,仿佛都能穿越时光,看见她们在园林中吟诗作画的场景,听见她们的欢声笑语在回廊间回荡。
书签不仅是记忆的载体,更是文化的延续。古人用丝绸、竹片制作书签,上面或题诗作画,或镌刻名言警句,让阅读多了一份雅致与庄重。这些书签,如同文化的使者,在书页间传递着千年的智慧与审美。而如今,书签的材质与形式愈发多样,但它承载的情感与意义却从未改变。当我们在阅读时插入一枚书签,就像是在时光中做了一个标记,待日后重拾,依然能找到那份最初的感动与思考。
合上书本,将银杏叶书签重新夹回原处,它像是一个温柔的休止符,暂停了文字的流淌,却延续了思绪的蔓延。书页与书签,一个记录着过去,一个标记着当下,它们共同构成了阅读的完整篇章。在这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或许更需要放慢脚步,在书页间寻找宁静,用书签标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让文化与记忆,在指尖的翻动中,永远鲜活地存在下去。正如余秋雨所说:“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而书签,则是我们在这趟文化旅程中,最温暖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