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邱宇
夏日的午后,阳光如同融化的金箔,肆意倾洒在阳台之上。家中一袋大米悄然生虫,我将米粒悉数倒进面盆,置于阳光之下晾晒。那些乳白色的米虫,在米堆中扭动着柔软的身躯,仿佛是时光在粮食深处孵化出的微小生命,却让我心生不适,既不忍将大米丢弃,又对这些蠕动的小生物感到无奈与厌烦。
正为此事犯愁时,不经意间抬头,对面楼一户人家的阳台洗手池,水龙头正源源不断地喷涌着水流,溢出的水如瀑布般砸向地面,溅起晶莹的水花。一群麻雀被这突如其来的“小瀑布”吸引,纷纷飞来,它们在水花中穿梭、嬉戏,时而扎入水中,时而腾空而起,欢快的模样恰似无忧无虑的孩童在水中玩耍。望着这充满生机的一幕,我心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对着那群麻雀默默发出邀请:“可别光顾着享受呀,过来帮我把米里的小虫吃了吧。”
不一会,麻雀们开始三三两两地飞向我家阳台。初来乍到的它们,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周围环境,确认安全后,才跳到面盆边沿。几只小脑袋紧紧挤在一起,专注地啄食着米虫。此刻的它们,因羽毛未干,蓬松不再,倒像是一个个毛茸茸的棕色小麻球,在面盆上蹦跳、觅食,身上滴落的水珠,渐渐浸湿了米粒。
凑近细看,我才发现这些小家伙并非只对米虫感兴趣,不少麻雀也在偷偷啄食米粒。那一刻,我不禁哑然失笑,暗怪自己太过天真,竟轻信了它们会只专注于 “除虫大业”。无奈之下,我找来一张纸将面盆盖住,试图阻止它们的“偷食行为”。
回到屋内,我一边拨通物业电话,希望工作人员能尽快前往对面住户家关闭水龙头,一边透过窗户观察阳台上的动静。麻雀们见无法再享用盆中的美食,扑棱着翅膀闹腾了一阵,便失望地飞走了。原以为此事就此了结,谁知没过多久,它们竟带着更多同伴折返而来。黑压压的一群麻雀,用爪子紧紧扒住面盆边沿,围成一圈,执着地叮啄着覆盖的纸张,试图冲破这道“屏障”。
望着这群充满灵性的小生物,恻隐之心也油然而生。我轻轻走到阳台,揭开纸张,翻动米粒,将藏匿其中的米虫抖落出来,希望以此表达诚意,再次邀请它们享用美食。然而,这次仅有一两只麻雀试探性地飞回,短暂停留后,便振翅飞向远方,再也没有回来。
在这平凡的生活插曲中,我与麻雀的短暂相遇,恰似一场微妙的生命对话。我们在各自的生存需求中交汇,又因彼此的试探与误解而分离。这让我想起,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人类与自然万物之间,又何尝不是充满了这样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如今,许多天过去了,那一群活泼可爱又带着小脾气的麻雀,依旧时常出现在我的思绪中。我多么希望,能再次与它们相遇,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在阳台的一隅,续写这段未完的生命故事,重新寻回那份人与自然之间的信任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