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春元)6月24 日正午,烈日炎炎,迎宾大道上车水马龙。道路两旁,流动摊贩纷纷摆出琳琅满目的商品,原本宽敞的街道瞬间变得拥挤,交通秩序也受到一定影响。
“嗡嗡嗡……”一架搭载AI识别系统与定向喊话设备的无人机,在迎宾大道上空盘旋,沿着街道缓缓巡航。这是泉山区七里沟街道城市管理的新“利器”,为文明执法注入新活力。
“尊敬的市民朋友们,这里是七里沟街道办事处无人机执法平台。根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规定,此处禁止擅自摆摊设点,请立即离开,感谢您的配合……” 无人机悬停时,文明经营的提示音在空中清晰回荡。
摊贩们抬头,只见一架白色无人机悬停在约20米的高空,机腹摄像头闪烁着工作指示灯。一位摊贩一边收拾货物,一边对旁人说:“以前靠城管队员逐个劝说,现在天上直接喊话,真是高科技。” 短短几分钟,沿线十几家流动摊贩陆续收摊撤离,人行道恢复畅通。
无人机的高清摄像头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实时画面同步回传至街道城管执法指挥中心的大屏幕。指挥中心内,工作人员紧盯屏幕,密切关注无人机传回的每帧画面,随时准备应对紧急情况。
“以前这段路至少需要三四名队员来回巡查,现在无人机20分钟就能覆盖全域。”七里沟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和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办公室负责人贾强金介绍,为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创新执法方式,6月20日,七里沟街道正式建立并启用综合执法低空一体化管控平台。通过搭载高清摄像头和扩音设备的无人机,执法人员突破地面巡查的时空限制,能快速发现、精准定位并高效处置重点区域、难点路段的市容环境问题,让街道城市管理工作从“人力跑腿”转变为“科技赋能”,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
“无人机不受空间和地形制约,能从高空俯瞰整个街道,利用高清摄像头将每个角落看得清清楚楚。我们后台监管人员一旦发现辖区有占道经营行为,就能迅速锁定目标,利用无人机精准喊话,让摊贩及时改正。” 贾强金说着,调出一张无人机拍摄的高清图片,街道上的细节清晰可见,地上的垃圾都能分辨。
通过全方位、无死角的巡查,目前,隐蔽的楼顶违建、市容秩序、建筑垃圾、市政设施损坏、环境卫生等问题,都能被无人机精准捕捉,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执法效率。
“无人机不是冷冰冰的监控工具,而是文明执法的有力帮手。” 贾强金表示,七里沟街道将不断完善无人机执法低空一体化平台的运行机制,拓展多元应用场景,赋能城市治理。